在伊朗和埃及之间,中国为什么选了埃及为突破口?因为伊朗这个国家不光反华,估计还想踩着中国人把资源要了,不一定扶的起来,伊朗这种的“双面外交”把戏,中国为啥不陪它玩了?伊朗老跟中国玩“既要又要”的把戏,嘴上喊着合作,实际把中国当提款机,石油卖高价,项目谈苛刻,还总摆出“波斯文明高人一等”的架势。
伊朗这几年的外交操作,真的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从骨子里,伊朗就透着一股对中国的不尊重。他们有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自认为是雅利安人后裔,在种族上就看不起中国 ,这就导致伊朗国内有很强的反华土壤。
在军事装备认知上,他们对中国货也瞧不上,比如认为歼-10C比不上俄罗斯和法国装备,还觉得中国一些装备是仿制美式装备,甚至离谱到觉得中国该感谢伊朗“帮助”,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这种从民间到部分高层骨子里的偏见,让双方合作很难建立在平等互信基础上,在合作态度上,伊朗玩起了“既要又要”。
中国连续十多年当伊朗第一大贸易伙伴,在伊朗经济发展中作用巨大,双方还签了《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可伊朗呢?
在石油贸易上,给中国的价格可不实惠,比国际市场正常价格高,把中国当“提款机”狠狠宰割。
在一些项目合作谈判时,伊朗又拿出苛刻条件,完全没把中国当平等伙伴,只想着自己占便宜,根本不想着互利共赢,外交上,伊朗更是左右摇摆。
这边刚和中国、俄罗斯走近,加入上合组织和金砖机制,一副紧密合作的样子;那边又和西方眉来眼去,和美国间接接触,还表态说可调整铀浓缩水平和美国建立信任。
1月初伊朗总统先访华,没捞到好处马上跑去莫斯科和俄罗斯签军事同盟条约,里面甚至有核保护承诺,可俄罗斯自己都自顾不暇,这操作就是“饮鸩止渴”。
这种“墙头草”行为,在中俄和西方对抗愈发激烈的大背景下,只会让两边都对它失望,更严重破坏了中俄在中东的战略布局。 相比之下,埃及就显得靠谱多了,埃及和中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1956年就建交,还一起参与不结盟运动。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双方合作越来越深入,签了战略伙伴协议,中国在埃及投资不断增加。
埃及在中东和非洲影响力大,地理位置关键,是中国商品进入中东、欧洲市场的重要节点。
而且埃及对中国态度真诚,民意调查显示多数埃及人看重和中国关系,双方在军事、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合作顺利,像中埃“文明之鹰 - 2025”空军联合训练开展得很成功。 中国外交一直是基于国家利益和国际道义。伊朗这种不尊重、不真诚、反复横跳的外交行为,损害了双方合作根基,让中国难以再投入资源支持它。
而埃及凭借真诚态度、良好合作基础和重要战略地位,成为中国在中东合作的新突破口,这也是中国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利益做出的理性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