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38年,日军抵达一寺庙,映入眼帘的,是132名一丝不挂、且没了头颅的日军,为

1938年,日军抵达一寺庙,映入眼帘的,是132名一丝不挂、且没了头颅的日军,为首的指挥官既恐惧,又气愤:“从没见过如此凶狠的中国军队!” 那年的春天,台儿庄的土地被炮火烤得焦黑,这座鲁南小城成了中日军队较量的生死场,空气中飘着硝烟和血腥味。 桂军将领莫德宏站在阵地前沿,望远镜里映出日军板垣师团的坦克正碾过青苗地,黑压压的步兵方阵像蝗虫般压来。 莫德宏的军靴深深陷进战壕的烂泥里,这个广西苍梧走出来的穷小子,十九岁投军时就明白个道理:战场上没时间抹眼泪。 此刻他盯着远处日军卷起的尘土,突然把望远镜往参谋手里一塞:"传令,把队伍拆成三股!" 这道命令让指挥所炸开了锅,按常规该是挖深战壕死守,可莫德宏偏要反着来。 防御队留在正面佯装抵抗,进攻队抄两翼包饺子,预备队像把尖刀随时补位,当日军炮弹像冰雹般砸来时,防御队的弟兄们边打边退,把鬼子往口袋里引。 躲在掩体后的日军指挥官举着军刀哇哇乱叫,眼瞅着中国军队"溃退",得意地催着步兵冲锋。 等他们冲到百来米距离,寂静的山坡突然炸起震天杀声,两翼杀出的桂军拎着大刀片子,刀刃在太阳底下泛着青光。 有个叫李二牛的连长,带着弟兄们跳进战壕见人就砍,刀刃卷了就抡枪托砸,生生把日军先头部队的魂都吓散了。 这场仗从日头偏西打到月上柳梢,莫德宏蹲在指挥所啃着冷馒头,耳朵里灌着前线的喊杀声。 他让人把缴获的日军钢盔挂在树枝上,月光一照白花花一片,唬得后续增援的日军以为撞上了主力,这招虚张声势,让板垣师团愣是三天没敢往前拱半步。 第四天破晓,侦察兵喘着粗气来报:有股迷路的日军钻进了枣庄地界的破庙。 莫德宏抓过武装带就往腰上勒,带着预备队往山里扑,等把寺庙围成铁桶,他扯着嗓子喊话劝降,里头却静得像口枯井。 庙门踹开的瞬间,132个日本兵齐刷刷跪成排,莫德宏的目光扫过这些侵略者,突然想起两个月前在徐州看到的惨状——被炸塌的房屋底下,老百姓的胳膊腿还露在外头。 他解下白手套往地上一摔:"扒了他们的皮!" 这句话在士兵们耳朵里炸开了花,有个新兵手抖得解不开皮带,被班长踹了屁股:"想想南京城里的乡亲!" 大刀片子起落的声音闷闷的,混着早春的雾气在庙院里荡,等收拾妥当,莫德宏特意把日军军服叠得整整齐齐码在台阶上——他要让后来者看清楚,侵略者是个什么下场。 晌午时分,日军增援部队赶到时,只见寺前空地上摆着光溜溜的尸堆,脑袋码得跟西瓜摊似的。 带队的佐藤大佐举着望远镜的手直哆嗦,指挥刀砍在庙门上火星四溅,硬是没敢往里闯。 后来华北日军司令部专门发通告,说碰上桂军莫支队要绕着走。 这仗打完,莫德宏的凶名传遍了前线,可老百姓不知道的是,这个让鬼子闻风丧胆的将军,私下里常蹲在炊事班查士兵的脚底板。 有回逮着个偷老乡鸡蛋的兵,他抡起皮带就抽:"咱们提着脑袋打仗,为的就是老百姓不用再受欺负!" 1942年冬天,太湖边上阴云密布,莫德宏拄着拐棍巡视高射炮阵地,耳朵在台儿庄被震聋的旧伤还在嗡嗡响。 当侦察机报告日军飞机往这边扎时,他咧嘴笑了——情报说上头坐着南京大屠杀的元凶冢田攻。 炮弹撕裂云层的瞬间,这个广西汉子想起了莲池寺的晨钟,想起了台儿庄焦黑的土地。 八年抗战把莫德宏从壮汉熬成了半老头子,等日本人投降那天,他摸着胸前的云麾勋章直摇头:"该回家种芋头喽。" 可命运没饶过他,四年后还是在桂林城外当了俘虏,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冬天冷得刺骨,有管教问他有啥要申辩的,这个杀过132个鬼子的将军就说了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1973年冬天,莫德宏攥着包故乡的黄土走了,看守说老爷子临终前哼了段桂剧,调子是苍梧山民送葬时唱的《引魂调》。 如今台儿庄纪念馆里立着块碑,上头刻着当年鬼子指挥官的原话,来来往往的游客读着那句"从没见过如此凶狠的中国军队",总会不自觉地挺直腰杆。 参考资料 《德重恩弘的抗日英雄莫德宏》 抗日战争纪念网

评论列表

蛇仔
蛇仔 4
2025-05-15 15:58
中国人就是太仁义了!当时只要捉到小鬼子,就不要搞优待俘虏这一招,捉到全用最残忍的手段杀掉,小鬼子的心理防线也会崩溃!小鬼子也是人,被赶到西伯利亚时也是一个个哭爹叫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