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在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里,21岁的新四军女战士莫林,正经历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这天,江苏如皋丰西地区的夜晚被阵阵枪声打破宁静,莫林所在的共产党西丰区委遭到敌人突袭。原本静谧的夜色瞬间被恐惧和危险笼罩,同志们只能边打边撤,莫林也裹挟在这慌乱的局势之中。 莫林刚调任西丰区委委员不久,就遭遇了这场残酷的反扫荡战斗。在转移营地途中,因叛徒告密,区委遭到从古坝镇下乡的“和平军”偷袭,区队瞬间被冲散。莫林一路退到双窑,在结冰的河边,她发现了一位估计是从对岸游过来的游击队战士,战士已冻僵昏迷。 在这危急时刻,莫林没有丝毫犹豫,她赶紧请老乡帮忙将战士抬进窑洞,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棉衣为战士盖上,还生火为其取暖。老乡见莫林冻得瑟瑟发抖,于心不忍,便将自己的小棉被给她披上。直到半夜,战士才终于苏醒过来。 可莫林没来得及松口气,就猛然想起文件由战友背着,心中一紧,担心文件遗失,于是她不顾危险,又沿着撤退的路线往回找。天刚蒙蒙亮,她遇到了一位同样跑散的战士,两人便一起寻找。果然,他们发现文件、枪支散落一地,赶忙捡起来放进篮子。 然而,不幸的是,突然枪声大作,他们又遭遇了敌人。莫林果断让战友先撤,在她心中,枪和文件就是生命,绝不能落入敌手!她当机立断,将装着枪和文件的篮子沉到河里,然后朝反方向跑去。但因为草鞋不跟脚,跑着跑着就丢了,河边刚割掉的芦苇锋利如刀,无情地刺伤了她的脚,她的行动变得迟缓,最终还是被敌人抓住了。 敌人对她又踢又打,逼问她是不是新四军。莫林一边巧妙地敷衍敌人,一边借口要小便跑到老乡家里,她脱下战友王本英大姐送的珍贵毛线背心,挂在床架上,心中想着:同志们看到毛线背心,就知道我被俘遇难了。随后,敌人押着她一路走,还一路抓鸡牵羊抢夺百姓财物。 莫林被押到伪军营部后,敌人开始审问她:“你认识莫林吗?”莫林一听,心中暗自窃喜,心想着难道有救了?她灵机一动,连忙说道:“认识认识,就是那个老太婆嘛!”莫林这么说,是想混淆敌人的视听,让敌人觉得她只是个局外人。 面对死亡威胁,莫林没有丝毫畏惧,她模仿夏明翰的就义诗,在心中默默念道:“活埋不要紧,主义固长存。埋了姚世瑞,相继有来人。”她已下定决心,准备为理想英勇捐躯。 敌人要活埋姚世瑞(莫林)的消息传出,姚家亲戚张星伯哭着报信。家人紧急商议时,缪佩衡提议找伪团部疏通关系。就在莫林命悬一线之际,伪团部突然下令将她押去审讯,看着挖好却没用上的土坑,伪营长满脸不甘。转至伪团部,莫林历经多轮审讯,始终守口如瓶。汉奸叫嚣她是“铁杆共匪”该埋,也有人觉得她无关紧要。伪团部头目为留退路,最终暗示家属花钱赎人。 莫林的母亲得知女儿被关在伪军的牢里,心急如焚,赶忙赶来探望,还陪着女儿一起坐牢。夜里,母亲轻轻拍着莫林。敌人的严刑拷打都没让莫林流泪,可母亲这伟大的母爱却让她忍不住泪流满面。 莫林被俘后,西丰区委书记顾斌迅速组织营救,还让其弟姚世群传递消息,叮嘱她注意斗争策略。友人缪正林、李雪洁,以及江苏保一旅旅长詹长佑也纷纷相助。党组织批准卖掉100担公粮筹1000元,姚家同样拿出1000元,“德生堂”药店因这笔支出元气大伤,被迫关门。 入狱20多天后,莫林成功获释。尽管临近春节却与战友分散,心中难免失落,但她很快振作精神,重新投入战斗。 莫林自幼性格坚毅,14岁为读中学绝食抗争,虽因重男轻女未能如愿进入如皋县立中学,仍未放弃求学。18岁进入邱陞中学后,她的才华获中共地下党金湘赏识,参与墙报工作并发表诗作,引发热烈反响。此后,她积极投身进步活动,阅读革命书籍,坚定了入党决心,于1940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响应号召,带着弟弟一起投身新四军。 参军后,莫林参加党员培训班,聆听陈毅、刘少奇授课,深受启发。被俘出狱后,她通过组织审查升任西丰区委副书记,在掘港区委推动“二五减租”,赢得民心。面对战友被叛徒杀害,她强忍悲痛参与锄奸,与战友突袭洋岸镇,公审处决作恶多端的伪镇长,有力震慑了日伪势力。 莫林的抗战故事,充满了惊险与传奇色彩。她在生死关头的机智勇敢,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以及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敬仰!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像莫林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抗战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