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齐王得了一种怪病,忽然长睡不醒,御医也治不好。王后请来了扁鹊,扁鹊却说:“此我不敢治,治好了,我就会死,”王后赶紧询问缘由。
战国时期,齐国强盛,国力赫赫,号称春秋五霸之首,当时的齐王被称为齐桓公,他英明睿智,深得人心,许多能臣聚集在齐桓公麾下,助他完成霸业。
齐桓公勤政爱民,但是他的睡觉时间很少,每天操劳过度,身心俱疲。
有一天,他突然患上一种怪病,持续睡眠,无法醒来,有大夫给他诊断开药,但仍都束手无策。
众臣焦虑万分,四处求医问药,最后找到一位行医四方的神医扁鹊。
扁鹊年近花甲,须发皆白,神色和蔼,他来自遥远的秦国,少年时曾拜在名医门下,后来云游各国,行医救人,医术高超无比,尤其擅长治疗怪症。
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扁鹊仙翁,”听说齐王得病,扁鹊毫不迟疑地赶来相助。
扁鹊来到齐王寝宫,看到齐王面无血色,躺在龙榻上不省人事,便仔细为他把脉查体。
在场的侍从和御医都屏气凝神地等待他的判断,过了一会儿,扁鹊眉头深锁,神色凝重,众人以为齐王的病难治,都暗自叹息。
可扁鹊却说:“大王的病我已明了,可以治好,但我不能下手。”,群臣大惑不解,纷纷追问其理,扁鹊挥手制止众人,请求单独见齐王的妻子王后。
王后匆匆赶来,扁鹊向她坦言:“大王之病,看似怪症,实则心结成疾,需要发泄心中郁结之气,方可痊愈,我可以引导大王发泄,但治愈之后,他必定见我不满,要置我于死地。”
王后听罢,满面疑云:“您是明镜高悬,怎会招致齐王的怒火,且就算大王误会您,我也会替您说情的。”
扁鹊听出王后的真诚,这才放心开口:“多谢夫人体恤,我这就去治疗大王,只是过程中恐怕要惊动您,还请您见谅,我会尽可能缓和,不伤大王分毫。”
话已至此,王后也只能默许,当天夜里,扁鹊偷偷来到齐王的寝宫,先在床下挖了几个小洞,又在墙根处藏好几个水袋子。
然后他脱去外袍,只着单衣,故意将自己从头到脚弄得又脏又臭,这才鬼鬼祟祟地爬上齐王的龙榻,开始推搡起熟睡的齐王。
“快醒醒,你这个昏君,害苦了多少百姓啊,”扁鹊大声嚷嚷,毫不客气地踹着齐王。
齐王被扁鹊的叫骂和踹打惊醒,勃然大怒:“无礼,谁如此放肆。”,他睁开惺忪睡眼,看清扁鹊的失仪,立刻暴跳如雷,怒不可遏。
“来人啊,拿下这个狂徒!”,齐王嘶声大呼,侍卫闻令匆忙赶来,要架住扁鹊。
扁鹊倒也不挣扎,顺从地让侍卫架住,还大声激怒齐王:“你这个昏庸国君,活该得这痨病!”
“叫你拿下就拿下,还不快动手!”,齐王已经眼冒青光,额头暴突,一副要置扁鹊于死地的架势。
就在这时,王后赶到,挡在扁鹊跟前哀求:“大王息怒,此人乃神医扁鹊,他是要治好您的病,所以才故意如此。”
齐王这才注意到,自己已经完全清醒过来,先前的头疼欲裂和昏睡不起的症状竟然全无,他这才明白扁鹊的用意,叹息一声,示意侍卫们放开扁鹊。
扁鹊毕恭毕敬地向齐王磕头谢罪,齐王右手一挥,说:“疾已愈,你我无怨,拿好赏赐,你走吧,朕再无挽留之意。”
扁鹊摇头道:“大王,治好您是医者天职,您不必有任何感激之心,更无需赏赐,老朽行医多年,只愿趁余热,再救更多苍生。”
齐王听后叹服不已,扁鹊正要离去,忽闻窗外大雨倾盆,雷电交加。
扁鹊笑言:“天公作美,替我洗刷了眼中之钉,既已达成心愿,老朽这就离开,不再叨扰大王安眠。”
看着扁鹊渐行渐远的背影,齐王心中五味杂陈,他自责平日里劳民伤财,又感激扁鹊医德高尚。
当夜,他在梦中见到扁鹊白袍飘飘,长剑点地,表情肃穆,齐王自此醒悟,改弦更张,励精图治,真正成为一个明君。
而扁鹊则继续浪迹天涯,用他高超的医术,化解更多人们的痛苦,被百姓称颂为“扁鹊仙翁”。
两位仁人,虽然只有短暂一面之缘,却都因此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成就卓越的品德楷模。后人凭此勉励自己,在这个世间行善积德、救死扶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