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山东哑巴女子明德英,用乳汁救活八路军小战士。44年后,62岁的老首长上门跪地哭喊:“娘,我回来了!” 1941年冬,山东沂南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哑巴女明德英正忙着照看刚出生的孩子,门外呼啸的冷风伴随着远处隐约的枪声,预示着战火正蔓延到这个偏僻的角落。 明德英虽然出身贫寒,但她善良勤劳,嫁给了同样出身贫苦的李开田,生活虽然清贫但得到了丈夫和孩子的关爱。 这一天,李开田照常去附近的墓地看守,突然听到林中传来微弱的呻吟声,他小心翼翼地穿过树丛,在路边草堆后发现了一个重伤的年轻士兵。 这正是八路军的小战士庄新民,他在刚刚和日军的激战中负伤,独自逃到此处,听闻过抗日军民的事迹,李开田没有丝毫犹豫,将重伤的庄新民背回了家中。 明德英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很快就明白了丈夫救下的是一个抗日英雄。于是两口子合力将庄新民藏匿在地窖内。 就在他们刚刚料理停当,日军的搜捕队便杀到村中,一番排查后在明德英家门前停下,用枪托猛击着木门,口中喝道:“开门!不然我们就抓你的孩子!” 明德英被吓得面色苍白,她想哀求日军放过她的孩子,但是无论如何也发不出声音,这时孩子在屋内突然大哭起来,日军士兵嫌事麻烦,只得啐了一口唾沫便离去。 这个夜晚,明德英筋疲力尽地靠在床头,她明白匿藏抗日战士的行为有多么危险,但是为了孩子能够在和平年代成长,也为了祖国能够重见光明,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她看了看熟睡的孩子,轻手抚平他皱起的小眉头。 第二天一早,明德英起床查看地窖里的庄新民,只见他额头上满是冷汗,整个人烧得迷迷糊糊,明德英心急如焚,连忙取来自家药材为他疗伤。 然而这些刀割似的伤口实在太深,村里简陋的药物根本无能为力,明德英着急地在屋里转悠,突然她记起村里老人常说的,妇女的乳汁有治疗发烧功效。 这对一个传统妇女来说确实是一个大胆的决定,但是明德英鼓起全部勇气,为了拯救这个年轻生命,她毅然解开上衣,让庄新民吸食自己的乳汁。 奇迹发生了,庄新民的烧很快退了下去,显然这个古老的民间疗法的确管用,明德英倍感欣慰,继续耐心地照料着庄新民。 李开田也在外面采集草药,两口子像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这位年轻的革命战士。 冬去春来,庄新民的伤势也基本痊愈,在明德英家的这段时间,让他对这个善良勤劳的农家妇女留下了深刻的感动。 他郑重对夫妻二人保证,等反击日寇的战争取得胜利,一定再回来报答他们这份人间真情,明德英含泪目送庄新民重新回到战场,心中惦记着这个勇敢的青年,期盼他能平安归来。 时光荏苒,转眼过去了44个春秋,在上海一所公安局里,一位身姿挺拔的高级官员正在查阅档案,他就是当年那受伤的八路军小战士,如今已经功成名就。 然而即使在权倾一方,庄新民也从未忘记当年农家妇女明德英对自己的救命之恩,每每想起,他都不免感慨,自己能有今天,明德英的恩情占了很大一部分。 一天,庄新民在阅读家乡来信时,注意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明德英,原来这位恩人现在已经年过花甲,但仍然健在,庄新民决定一定要亲自去看望这位救命恩人,当面致以最真挚的谢意。 于是庄新民组织了一次秘密回乡行动,多年过去,他已经辨认不出村中熟悉的路段建筑,所幸向村民打听之下很快就找到了明德英的住处,推开破旧的木门,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在纺线。 她起先并没有认出眼前这位身着制服、相貌峻健的中年人,直到庄新民满含热泪走上前来,轻声唤了一句“妈”。 明德英这才意识到,这个已经成功出人头地的官员,就是自己当年救下一命的那个小战士,多年未见,他的目的只为表达对老妇人的感激。 明德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眼角的皱纹都似乎在微微颤抖,庄新民见到老人家还健在已是最大的欣慰,他恭恭敬敬地问好,叙说当年的经过,以及自己要报答恩情的决心。 从此之后,庄新民就常常派人送来衣食和钱财,希望可以改善明德英生活上的困难,明德英也终于可以吃上白面饭,穿上新衣裳,不再为生计发愁。 每每收到庄新民的慰问,她都泪流满面,儿郎虽然不在身边,但他真挚的情谊是她晚年最大的安慰。 看着恩人已经白发苍苍,庄新民更加不舍得离开,他决定每年都要亲自回乡看望明德英,来的时候,他会带上城里最好的营养品与衣物,接明德英去县城最好的医院检查身体。 他们无法长时间交谈,但庄新民会耐心地讲述外面的新鲜事,逗老人家开心,明德英也终于再次感受到了久违的关爱与温暖。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明德英活出了一番普通农家妇女无法想象的风光人生,儿郎官运亨通,自己也衣食无忧。每每回想起当年破旧的木屋,和那个血迹斑斑的少年,明德英不免感慨生命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