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要不顾一切玩了命的发展军事?因为怕,中国人怕极了!怕自己还像80年前那样贫穷弱小,怕这片土地再次血流成河。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比我们更厌恶战争,全世界没有人比中国人更懂弱国无外交。 1937年南京城破的那天,日本兵扛着刺刀满街追老百姓,30万条人命像割麦子一样倒下。那时候的中国军队拿什么抵抗?汉阳造老步枪打两发就卡壳,士兵饿着肚子和坦克拼刺刀。 更早的1840年,英国人的炮舰开到珠江口,清朝水师用的还是明朝传下来的“大将军炮”,一炮没放先炸膛。结果呢?《南京条约》签得跟卖身契似的,香港岛说没就没了。 答案就藏在山东舰的甲板上——去年我去青岛参观退役的辽宁舰,摸着生锈的船舷,导游突然红了眼眶:“我爷爷参加过渡江战役,划着小木船和国民党的军舰拼命,一船人死了九成。” 这话听着夸张?看看俄乌战场就懂了。乌克兰手握全球第三大核武库时,美俄都抢着签《布达佩斯备忘录》;等他们自废武功拆了核弹,克里米亚转眼就成了俄罗斯的。 全世界都说中国军力排第三,可谁知道咱们的焦虑?南海岛礁上种个菜被说成“军事化”,北斗卫星上天被怀疑“要监控全球”,连给非洲修条铁路都被扣“债务陷阱”的帽子。 去年珠海航展,歼-20飞行员接受采访时有句话特别戳心:“我多希望这些飞机永远不用打仗,但要是哪天不得不上天,我得保证兄弟们都能回家吃饭。” 中国的枪炮越造越精,可你见我们在国外开过一枪吗? 从也门撤侨到亚丁湾护航,解放军舰船救人时连炮衣都没掀。 利比亚内战打得最凶的时候,希腊船员看见中国军舰激动得直哭:“只有你们的船敢亮着五星红旗冲进火线!”为什么这么拼? 现在总有人算账:“中国军费都够建多少学校了!”但他们没算另一笔账:1937年北平沦陷时,清华园的图书仪器被日本人抢了七成;2023年缅北战乱,中国留学生却能坐军机平安回国。 这两件事隔了86年,砸进去的何止万亿军费?这是一个民族用血泪换来的生存逻辑——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