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你只能活三个月了!"2016年,53岁安徽男子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医生说手术无用,他却不听医嘱,尝试自救,用61场马拉松续命。 (信息来源:东方网2020.6.114年跑了61场马拉松,抗癌斗士贺明终是停下了他的脚步) 安徽的小城宁静安逸,贺明的家就是城中一栋朴素的小楼,外墙上岁月留下了些许痕迹,每天傍晚,他和妻子一起在厨房忙活,饭菜香混合着笑语,伴着夕阳,勾勒出这个家最温馨的模样。 贺明的工作,说好听点是稳定,说实在点就是平淡,但这份规律让他心里踏实,谁能想到,生活这份看似稳固的幸福,竟然如此脆弱,医院走廊里,医生一句冰冷的话,像晴天霹雷砸下来,他手里那张薄薄的报告单,刹那间重如千斤,让他几乎喘不过气,“你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这话在他耳朵里嗡嗡作响,贺明的人生剧本,眼看就要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彻底改写。 就在这绝望的关头,贺明偶然在电视上看到,有人通过跑步改善了健康,甚至战胜了病魔,这消息,简直像一道光照进了他漆黑的世界,他想,这会不会就是自己的一线生机,于是,他决定开始跑步自救,起初那段日子,真不是一般的艰难。 癌症晚期的身体,每挪动一步都伴随着剧烈的疼痛,肺部感觉快要炸开,每次跑完都得大口喘气好半天才能缓过来,妻子起初是死活不同意,生怕他这身体再也经不起折腾,可是,当她看到贺明雷打不动地坚持,而且精神头好像真的好了些,她的心也慢慢被丈夫那股子决心打动了。 日复一日,不管刮风下雨,贺明都没停下,他的脚步从一开始的踉踉跄跄,慢慢变得稳健,呼吸也从急促变得相对平顺,每当他大汗淋漓地跑完回家,脸上会露出久违的笑容,妻子看着他,眼里的忧虑渐渐被一丝希望的光芒取代,从那一刻起,跑步成了贺明跟死神赛跑的战车,每一步都踩着对生命的渴望,每一次呼吸都是对命运的呐喊。 贺明跟命运较劲的事儿,很快就在这个小城里传开了,像一阵春风,吹暖了每个角落,街坊邻居茶余饭后,总会聊起这个不一般的男人,菜市场里,人们也会凑一块儿说说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咖啡馆、公园长椅上,他的故事被人翻来覆去地讲,激励着每一个听到的人。 贺明也不再满足于在家附近的小路上跑跑,他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马拉松赛场,每次报名,赛事组织者一听他的情况,都直皱眉头,不过他的执拗劲儿还是打动了组织者,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一场又一场马拉松的参赛名单上,他的第一场马拉松,现在想起来还让他激动不已。 从此,贺明成了马拉松赛道上的“熟面孔”,他总是披着写有“抗癌勇士”的号码布,这个特别的身份让他成了赛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成了无数人心里的英雄,他的事迹通过电视、报纸传得更远,鼓舞了成千上万在困境里挣扎的人,他用奔跑的姿态告诉世界,只要心里有希望,永不放弃,生命就能创造奇迹,他不仅仅是在为自己跑,更是为所有在逆境中的人点亮一盏希望的灯。 2019年11月30日,厦门,一场要跑6天6夜的超级马拉松,贺明拖着病体,完成了他百马梦想中的第61场,那时候,他一米八八的大个子,体重只剩下50多公斤,儿子贺帅说,父亲是想用这场比赛,作为送给自己即将到来的生日的一份特殊礼物。 比赛中,他甚至出现了咳血的状况,但他还是硬撑了下来,6天跑了420公里,谁也想不到,这竟然是他生命中最后一场线下马拉松,他立志要完成100场马拉松的梦想,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了第61场。 进入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马拉松比赛都取消或延期了,从4月份开始,贺明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但只要稍微感觉好一点,他就坚持每天走上一万步,还把这些步数捐出去做公益,其实早在2019年,他就签了器官遗体捐献协议。 2020年6月5日上午10点,贺明的人生马拉松抵达了终点,按照他的遗愿,他的眼角膜成功捐献,为别人带去了光明,他的离去,引来无数网友的哀悼和敬意,“央视体育”也发文向这位不屈的抗癌斗士致敬。 贺明用他的奔跑,写出了生命另一种可能,他的故事,是不是也让你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在这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又该怎样去拓展它的宽度,活出自己的不平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