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瑁,这个被夺走妻子杨玉环的唐玄宗第十八子,于公元775年去世,此时已经是唐代宗李豫的大历十年,李隆基已经死了13年,杨玉环死了19年,就是他的哥哥唐肃宗李亨也死了13年。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长安城里的天宝年间出了件让全天下都傻眼的事。 五十多岁的唐玄宗硬是把儿媳妇杨玉环接进了自己后宫。 要说这杨玉环原本可是寿王李瑁明媒正娶的媳妇,李瑁不是别人,正是唐玄宗和宠妃武惠妃生的亲儿子。 那年冬天华清池里雾气腾腾,皇帝带着二十六岁的杨贵妃泡温泉的时候,长安城里谁不知道寿王府里那位被夺了媳妇的年轻王爷,正窝在屋里憋屈得直掉眼泪。 李瑁这小伙子打小命就好。 他娘武惠妃在后宫得宠二十年,连当朝宰相李林甫都上赶着巴结。 当年在姐姐咸宜公主婚礼上,十六岁的李瑁一眼就看中了杨家姑娘。 求着父皇赐婚的时候,满朝文武都觉着这位皇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往后太子之位准是他的。 小夫妻成亲后日子过得蜜里调油,谁成想这好日子说没就没了。 要说这事还得怪李瑁亲娘武惠妃。 这女人仗着皇帝宠爱,非要给儿子铺太子路。 开元二十五年她使坏心眼,诬告太子李瑛要造反,连着害死三个皇子。 结果害人害己,自己倒被吓得天天做噩梦,总觉得冤魂来找她索命,没过多久就暴病死了。 史书上白纸黑字写着她是"见三庶人作祟,惊惧而亡",这事直接把李瑁最大的靠山给整没了。 更绝的是唐玄宗经此一事,反倒把太子位给了没背景的李亨,李瑁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守孝三年刚过完,宫里又出幺蛾子。 五十多岁的唐玄宗想媳妇想疯了,照着爷爷唐高宗接武则天回宫的老办法,让儿媳妇杨玉环先出家当道士,道号"太真"。 这招数长安城老百姓都看得明白,李瑁能不明白? 可没权没势的王爷能咋办? 《旧唐书》里记着李瑁"居家守孝三年",明面上是孝顺,实际是躲着不敢出门见人。 那会儿长安城里传着"薛王沉醉寿王醒"的歌谣,说的就是寿王天天晚上睡不着觉的憋屈样。 皇帝为了堵人嘴,又是叫人编《孝经》让儿子们学,又是给李瑁塞了个姓韦的新媳妇当补偿。 要说李瑁这辈子最难熬的,还得是天宝十四年那场安史之乱。 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往四川逃命,偏要把这个前夫哥带上。 马嵬驿出事那天晚上,禁军闹着要杀杨贵妃,皇帝居然派李瑁去传令。 这招真够损的,让前夫宣布前妻的死讯,既平了兵变又断了念想。 看着杨玉环被吊死在梨树下,李瑁全程低着头不吭声。 后来有人猜他这是忍了三十年终于爆发,要我说啊,这些年早把他心肠磨成石头了。 等到唐代宗大历十年,六十岁的李瑁在寿王府咽气的时候,倒成了唐玄宗儿子里结局最好的那个。 跟续弦韦妃生了五个儿子,个个封王拜将。 反观他那些兄弟:当太子的李亨在位六年就暴毙; 永王李璘造反被砍头; 连后来当皇帝的唐代宗还被太监吓得钻过地窖。 要说李瑁的活命秘诀,全在他书房那堆书里。 晚年专心编他大伯宁王李宪的诗集,彻底跟朝堂划清界限。 这档子事搁普通人身上早跟人拼命了,可李瑁硬是憋着口气活到寿终正寝。 《资治通鉴》里提过一嘴,说寿王最后几年"专意文墨,不与政事",说白了就是看透皇家那点破事。 他这辈子最明白的道理就是:在皇宫这个大赌场里,能活着下牌桌的才是真赢家。 那些年长安城里多少王爷将相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坟头草老高的不在少数。 反倒是这个被人笑话"绿帽王爷"的主儿,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安安稳稳活到六十岁。 要不说人呐,有时候认怂保平安才是真本事。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