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64年,67岁的邓艾在囚车里被打死,留在洛阳的儿子也全部被杀,孙子发配西域充军

264年,67岁的邓艾在囚车里被打死,留在洛阳的儿子也全部被杀,孙子发配西域充军。邓艾为人高调,即便灭亡蜀国,也会被司马昭抛弃。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三国末年有个叫邓艾的将军,这人一辈子过得跟坐过山车似的。 原本就是个普通小兵,后来跟着司马家混出头,带着兵打进成都灭了蜀汉,结果没风光几天就让人弄死了。 这事儿表面看是钟会陷害、卫瓘灭口,其实里头门道深着呢。 先说邓艾是怎么栽跟头的。 当年他和钟会带着两路大军打蜀汉,钟会走大路卡在剑阁过不去,邓艾这小子不走寻常路,带着兵从阴平小道玩命翻山。 手下当兵的用毯子裹着身子往山下滚,好些人摔得半死才摸到成都边上。 守城的诸葛瞻没顶住,刘禅直接投降了。 这下邓艾可牛逼大了,成了灭蜀头号功臣。 可这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 邓艾进了成都就开始瞎安排,给刘禅封王封爵不说,还对着蜀汉旧臣指手画脚。 最要命的是他拿战死士兵的尸首堆了个大土堆,说是要显摆自己的功劳。 当兵的最恨这个,自家兄弟死了还要给人当摆设,这事儿给后来埋了大雷。 这时候钟会那边出幺蛾子了。 本来钟会才是总司令,结果让邓艾抢了头功,心里那个酸啊。 他逮着机会就给司马昭打小报告,说邓艾要造反。 司马昭这人疑心病重,派监军卫瓘去抓人。 邓艾稀里糊涂就给捆上囚车往洛阳送,路上还做着见了司马昭就能说清楚的美梦。 要说邓艾手下也不是没活路。 押送他的田续以前在他手下干过,要是念点旧情放他一马,说不定还有转机。 可田续为啥下死手呢? 原来当初翻山的时候,邓艾逼着士兵滚悬崖,田续不乐意还被骂得狗血淋头。 再加上堆尸首那事儿,当兵的早憋着火了。 所以说邓艾栽就栽在不会做人,光顾着自己立功,把手下都得罪光了。 再说钟会这边也没捞着好。 他弄倒邓艾后想自己当老大,拉着姜维要造反。 可当兵的不买账啊,谁愿意跟着个光会耍嘴皮子的反水? 结果没两天就让手下给剁了。 这时候卫瓘犯愁了,邓艾要是活着到洛阳,自己帮着钟会陷害人的事儿就得穿帮。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派田续带兵追上囚车,在绵竹把邓艾父子给咔嚓了,连家里人都没放过。 这里头还有个关键人物就是司马昭。 要说邓艾干的那些事,司马昭能不知道? 可人家刚立大功不好下手,正好借钟会卫瓘的手除了这个刺头。 邓艾死后全家遭殃,没司马昭点头谁敢这么干? 所以说当领导的用你就是把刀,用完了嫌你碍事就得收起来。 回头看看邓艾这辈子,真叫成也性格败也性格。 早年憋屈久了,好不容易逮着机会就拼命往上窜。 打仗确实有两把刷子,可做人太独。 对上司不够恭敬,对同僚爱抢风头,对手下又太狠。 立了功尾巴翘上天,连基本规矩都不顾。 司马家能容你一次两次,还能容你一辈子? 再说带兵打仗这事儿,光会耍计谋不行,得让弟兄们真心跟你。 邓艾带人走险路立奇功是不假,可拿人命不当回事,赢了又拿死人摆排场,哪个当兵的心里不记恨? 等到出事的时候,连个帮忙说话的都没有,可见平时人缘多差。 还有那个田续,本来是个小角色,可关键时刻就能要你命。 所以说当领导的不能光盯着上头,底下人的心思也得顾着。 你拿人当垫脚石,早晚有人给你使绊子。 邓艾要是平时对弟兄们好点,田续未必下得去手,卫瓘想灭口也没那么容易。 这事儿给后人提了个醒:做人做事别太绝。 得意时候想想失意时,风光时候记着留后路。 官场战场上,今天的朋友可能就是明天的仇人。 本事再大也架不住众人推,功劳再高也顶不住领导猜忌。 邓艾要是不那么狂,灭蜀之后老老实实交权,说不定还能落个善终。 可他偏要显摆能耐,结果把命都搭进去了。 说到底,邓艾的死不是偶然。 钟会的陷害、卫瓘的灭口、司马昭的默许,再加上自己作死,这几条凑一块才要了他的命。 三国乱世里,这样的故事多了去了,可邓艾这事儿特别典型。 爬得越高摔得越狠,说的就是他这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主儿。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