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么折腾一个月是为了什么?关税回到了原点,大豆出口让给了巴西,牛肉出口让给了加拿大,鸡爪出口让给了泰国,猪肉出口让给了西班牙。 根据中美2025年5月12日达成的联合声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从125%降至10%,为期90天。这相当于双方把4月2号之后加征的关税几乎全砍了,折腾了个寂寞。 更讽刺的是,美国财长贝森特自己都承认,货物禁运对双方都不是可持续做法,这明摆着是自己打自己脸。更狠的是,这么折腾了一番之后还让自家在中国的市场被多个国家分食了。 虽然美国2024/25年度大豆出口检验总量同比增长11.3%,但巴西更狠,2025年4月前25天就出口了1295万吨,直接把美国甩在身后。要知道,巴西新季大豆到港后,国内供应宽松,价格优势明显,美国大豆就算降价也很难抢回市场。 牛肉就更惨了。2025年3月,中国未续签数百家美国牛肉企业的出口资格,导致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量几乎为零,而加拿大趁机填补了空缺。加拿大本身就是北美牛肉主产区,供应链稳定,再加上地理位置近,运输成本低,中国买家自然更愿意和加拿大人做生意。 鸡爪和猪肉市场也没逃过一劫,泰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鸡爪出口国,早就把美国挤出了东南亚市场,而西班牙凭借新增的4家输华猪肉企业资质,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中国最大猪肉供应国的地位。西班牙的猪肉加工技术成熟,价格还比美国低15%,美国拿什么跟人家竞争?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美国这一系列操作不仅让自己损失惨重,还让盟友看了笑话。日本本想在日美贸易谈判中争取零关税,结果中美一和解,日本国债被抛售,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25年来最高,简直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典型。 说到底,美国这一个月的折腾,本质上是想用关税胁迫其他国家让步,结果却暴露了自己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脆弱性。 巴西、加拿大、泰国、西班牙这些国家,早就盯上了美国的市场份额,只要美国自己一乱阵脚,他们立刻就能趁虚而入。而美国国内的农业企业,面对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只能在国际市场上节节败退。 这出闹剧告诉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从来都是行不通的,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