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遭遇“外交滑铁卢”,两度想去却去不了台湾在欧洲的唯一“邦交国”!台湾前外交官预测,梵蒂冈抛弃台湾不远,中梵建交“指日可待”,陈水扁、马英九都能去梵蒂冈,偏偏只有赖清德不能去,显示赖的“交外成绩”完全不及格。 继错过已故教宗方济各的丧礼后,赖清德参加新任教宗良十四世就职典礼的希望再度落空。对此,台湾“外交部欧洲司”前“司长”徐勉生今天发文指出,梵蒂冈为台湾“邦交国”,但赖清德却踏不上梵蒂冈的土地,连台湾“外交部长”林佳龙也去不了,只能指派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陈建仁前往,凸显赖当局“外交政策”的失败。 徐勉生在文章中拿陈水扁、马英九与赖清德对比。文章指出,陈水扁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曾前往梵蒂冈参加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丧礼,赖清德却无法参加方济各教宗丧礼,这是因为时空环境不同。陈水扁在任时,教廷知道改善与中国大陆的关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与台湾往来时并不会有太多顾忌。然而如今教廷与中国建交指日可待,在这关键时刻,当然不希望受到赖清德因素的干扰而节外生枝。这是赖清德在方济各教宗丧礼缺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新教宗就职典礼,赖清德出访梵蒂冈的希望再次落空,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良十四世深获前教宗方济各信任,是方济各教宗坚定的支持者,获选后发表公开讲话时呼吁全世界“搭起桥梁”。良十四世作为方济各的继任者、坚定的支持者,继续深化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实属必然。在此大框架下,冷落赖清德是自然的事。 另一方面,赖清德赴梵受阻,也受到两岸关系的影响。陈水扁在任时,两岸关系虽然不睦,但陈水扁在就职时提出“四不一没有”,使两岸之间还保有一丝转圈的空间。中国大陆当时虽然不愿陈水扁参加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丧礼,但也没有强力阻扰。 马英九任内两岸关系转趋和睦,更重要的是两岸之间建立了“外交休兵”的共识。因此当马英九有意偕夫人一同参加方济各教宗就职典礼时,教廷毫无顾忌地请意大利外交部核发签证,使马英九顺利完成访梵之旅。 然而赖清德不但否认两岸同属一中,还自称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直接挑战大陆底线。日前在提出“赖17条”后,更指称大陆为“境外敌对势力”。在此情形下,北京借各种机会反制赖清德,在国际场域阻绝台湾是必然的。 文章最后指出,赖清德想要出访梵蒂冈难上加难。对于台湾在欧洲唯一的“邦交国”,马英九能出访,赖清德却不能,在赖就职1周年的政绩上,“外交”层面可说是交出了不及格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