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张胆的抢钱?”湖北武汉,一女子在银行ATM机存款96900元,结果存款数额少了4000元。女子立即联系银行,可银行对机器进行清机核对后,反馈说机器并无故障。女子气得向监管部门投诉,谁知得到的回应竟是:此事属于民事纠纷,请通过民事途径解决。
(来源:九江新闻网)
据报道,4月27日,程女士带着96900元现金,前往某银行洪山区支行办理存款业务。
起初,程女士在银行大厅的ATM机上操作,先是准备存入26900元,但发现只存入了15900元,剩下的11000元因为识别问题被吐了出来。
在多次存放无果后,她来到银行外部的24小时ATM机隔间继续存款,将这11000元分两次存入机器,其中1000元存入了进去,但存入10000元时,退了200元。
程女士随后检查了账户余额时,发现这10000元的批次中,实际只存入了5800元,还有4000元突然消失了。可程女士明明记得自己存放的是10000元。
心急如焚的程女士立即联系了银行工作人员,对方让她先回去,因为银行只有清机核对的时候才能找出问题所在,并承诺如果有问题,到时候那4000元会自动存入程女士的账户。
然而几天后,银行突然来电,称ATM机没有故障,没有发现吞钞的情况。
程女士不甘心,毕竟这是4000元,怎么能说没就没了,于是她向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可得到的回复却是:此事属于民事纠纷,有问题请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
那如果机器没有问题,程女士的4000元到哪里去了呢?
有网友质疑:监控到底是谁看的?存钱的人看了没有?如果是ATM机多出了4000元,又是什么结果?
还有网友表示:这肯定是自己弄错了,因为ATM存款都是三方做的,出现多或少都要备案去核对无误后才能上报银库的。
那就此事而言,程女士该如何维权?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6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
本事件中,程女士作为银行的顾客,她在银行ATM机存款,银行就有义务确保交易过程的安全与准确。
ATM机作为银行提供服务的工具,若出现金额异常,银行有责任立即采取措施查明原因,并给予消费者合理的解决方案。
此外,既然程女士反映存款金额异常问题,那银行不能仅凭简单的机器检查和监控录像就判定无异常。
银行有责任进一步深入调查,比如对ATM机的交易系统进行全面技术检测,查看是否存在系统漏洞或故障导致金额计算错误;对交易流水进行更细致的核对,确认每一笔交易记录的准确性。
如果真的是银行ATM机吞钱,且又没有检查出来,那就是银行的问题,银行应当退还程女士4000元。
但从银行目前的动作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银行清机检查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查的,需要经过申请,并且由专业人士来处理。而且银行提供了监控证据,以及ATM机厂家出具的冠字号证明。
也就是说,银行认为ATM机不存在吞钱问题。
那么从法律角度来讲,银行已经举证证明了ATM机无故障,现在就要程女士来证明,她确实存了那么多钱,就少了4000元。
根据程女士提供的存款记录来看,她当天有4笔存款,在13时55分的时候,存入了10000元,余额显示是15870.41元,后面陆续存款1000元,5800元,9900元,最终余额显示是32570.41元。
这样算下来,她当天存款正好是26700元,加上程女士说的机器退了200元,也就是正好26900元。
也就是说,程女士的存款并没有少。那么是不是程女士自己记错了呢?
最后,如果程女士认为银行ATM机的确侵吞了她的4000元,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这的确是属于民事纠纷,并不是银行违规操作。而既然是诉讼,那就看谁的证据更加充分合理了。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