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铁飞驰的轰鸣声与普法宣传的广播声在站台交织,一场以民法典为核心的法治春风正吹拂整个铁路网络。国铁集团部署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不仅是一场企业法治建设的动员,更是一次将法治精神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生动实践。
在铁路服务场景中,民法典中“平等”“自愿”“诚信”等原则正在具象化呈现。旅客因列车晚点产生退票纠纷时,民法典第820条关于运输合同的条款成为维权依据;旅客遗失物品在站车流转时,第312条关于善意取得的规定保障权益归属。国铁集团将民法典条款与运输服务场景深度融合,让每位旅客都能在购票、乘车、投诉处理等环节触摸到法治的温度。
智慧铁路为法治传播注入新活力。成都东站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民法典与您同行”系列动画,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普法机器人正在解答旅客咨询,12306APP首页弹出的“民法典知识问答”吸引着候车人群。这场宣传月摒弃了刻板说教,通过短视频、互动问答、情景剧等创新形式,让法律知识搭乘着高铁的“5G快车”直达群众指尖。特别是针对沿线村民设计的“铁路安全普法漫画册”,用方言案例解读民法典第288条相邻权条款,真正实现了“法律语言生活化”。
这场普法行动正在构建法治共同体。铁路职工学习《民法典》,货主在物流中心观看“货物运输纠纷典型案例”,社区居民参与“铁路周边土地纠纷调解模拟”,法治意识正沿着铁轨向社会各界延伸。这种“以案普法”的实践,既提升了铁路职工的依法履职能力,也帮助沿线群众建立起“遇事找法”的思维模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法治生态圈。
覆盖全国铁路系统的普法行动,本质上是在构建“轨道上的法治中国”。当法治精神融入每趟列车的安全运行,当民法典条款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企业的合规升级,更是一个法治社会在交通动脉中的具象生长。这趟普法专列驶过的轨迹,终将连成全民法治信仰的坚实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