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孔东梅:我知道:曾有多少人对外公当年没有和同学好友一道旅法勤工俭学而惋惜,又对他

孔东梅:我知道:曾有多少人对外公当年没有和同学好友一道旅法勤工俭学而惋惜,又对他后来极少出国,谢绝多个国家邀请而不解。这是因为人们相信:以外公对中国国情的洞悉,加上留学出访时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借鉴,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 孔东梅讲过,她外公毛泽东当年没去跟同学们一道法国勤工俭学,这事儿让不少人直摇头,觉得可惜。而且吧,他老人家后来基本不出国,连好多国家的邀请都婉拒了,这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家伙儿心想,就凭他对咱国情的了解,再加上对西方文化的那点子借鉴,那对革命建设得是多大的助力啊!不过呢,历史这家伙可不吃“如果”这一套。外公自己也解释过,说是为了把中国摸透,出国这事儿得先放一放。 话说回来,外公把自家孩子送出国读书,是不是也想圆个自己的留学梦呢?反正他是外语学到老,活到老。外婆、舅舅、妈妈那会儿只能去苏联留学。到了80年代,我哥都跑到英国当武官助理去了。到了咱们这一辈,我也漂洋过海去了美国。每个时代都有它的风口浪尖,外公那可是抓风口的高手。看看咱们兄妹几个的经历,作为他的后代,咱们也算是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在美国念“国际政治”那会儿,我对祖国那是有了新的看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中国这到底是咋回事儿?怎么一路走来变成这样?为啥会这样?这些问题整天在我脑子里打转。虽说有各种理论来解释中国现象,但我就觉得,要想明白今天的中国,得先了解外公他们那一辈新中国的开拓者们是怎么拼出来的,他们心里到底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