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扬州的一位盲人管先生在某运营商营业厅办理手机卡,由于无法完成“睁眼刷脸”认证,被运营商营业厅拒办手机卡,最终被迫以亲属名义开通业务。
本人已持有效身份证件到了现场,并且肉眼观察也足以确认人证一致,营业厅却不愿耗费半点心力灵活调整办理流程,向特殊群体提供替代方案。用技术壁垒将特殊群体拒之门外,却对“人卡不合一”可能带来的风险选择性“失明”,这种操作令人费解。归根结底,在他们眼中,特殊群体的权益并不是服务设计的前提,而是可以随意抛弃的“边角料”,毫无人文关怀可言。
技术本应是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工具,不应异化为歧视性门槛。真正的文明社会,应该让每个群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发展红利,而不是将任何一个人拒之门外,技术从来不是冷漠的借口,规则也不该成为歧视的帮凶。在这场事件中,究竟是谁在“失明”?答案显而易见。唯有让科技回归服务本质,让关怀贯穿服务过程,才能避免“睁眼刷脸”的荒诞剧继续上演,让数字化浪潮真正成为照亮每一个角落的文明之光。
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