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1年,窦太后刚咽气,服侍她16年的蔡伦便服毒自尽。汉安帝看到蔡伦的尸首,恼羞成怒道:“这种死法,真是太便宜你了!”
在外人看来,蔡伦是忠仆,而这臣随主去的忠义场面背后,却藏着一桩不为人知的故事。蔡伦人生的高光时刻无疑是窦太后给的,他努力研究造纸术得到窦太后的赏识,将蔡伦提拔为龙亭侯,成为了万人瞩目的上位者。
但自从窦太后身体抱恙后,蔡伦就没了以往的悠然自得,他每日如坐针毡,忧心忡忡。
在外人看来,蔡伦是担忧窦太后的病情,但其实他只是怕窦太后离世后,无人再替自己撑腰,同时他也十分忌惮如今的掌权者——汉安帝。
至于蔡伦为什么如此忌惮汉安帝,这还得从多年前说起。
汉安帝是何清王刘庆的儿子。想当年,刘庆本是高高在上的太子,但蔡伦听从窦皇后的指使,陷害刘庆的生母宋贵人“蛊道祝诅”。
皇帝不明真相,不仅害得宋贵人含冤而死,也使刘庆的太子之位被废。
汉安帝的祖母宋贵人和父亲刘庆皆被窦太后所害,一家人活得可谓十分艰辛,而这一局面的形成,都少不了当年蔡伦在其中推波助澜。
仇人每日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快活,汉安帝自然咽不下这口气。他如今就等着窦太后咽气,自己亲自执政,报仇雪恨的日子已不再遥遥无期了。
聪明如蔡伦者,他又怎会不知道,树倒猢狲散的后果。于是当着窦太后的面,他痛哭流涕,任谁看了都要为这对主仆的忠义之情落泪。
窦太后历经人世大起大落,看惯了荣辱兴衰,她又怎么会不知道蔡伦在担心什么。
但是对于蔡伦的担忧,此时的窦太后也显得有心无力:“哀家恐时日无多,往后路途,卿好自为之。”
这句话把蔡伦的眼泪给吓回去了,他此刻已然没了在人世间独享荣华的侥幸心理,咬咬牙心一横道:“若太后薨逝,臣愿追随太后而去!”
面对他的“表忠心”,窦太后也只是笑笑,不说话了。
蔡伦常在宫中行走,碰到汉安帝是必然的,都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汉安帝也不例外。
出宫之时,蔡伦就和汉安帝撞了个对面。
汉安帝皮笑肉不笑的说:“真是辛苦龙亭侯了,又来看望太后。爱卿的忠心还真是令朕感动。”
蔡伦闻言,冷汗直冒,拱手低声道:“臣惶恐。”
汉安帝笑了笑:“惶恐吗?朕记得多年前,爱卿做事决绝狠辣,倒是一点都看不出你还会惶恐呢!”
蔡伦低头不敢看向他,他也是没有料到,汉安帝如今对他的厌恶竟都不加掩饰了。
自知死期将至,蔡伦脑袋嗡的一下,他稳住身形,强颜欢笑道:“陛下误会臣了。”
汉安帝看他一副惊慌的模样,心中大快,更加咬住他不放:“误解?你倒是说说,朕怎么误解你了?”
蔡伦看他这不依不饶的架势,心里更是凉了半截。一旦窦太后薨逝,自己怕是在汉安帝手上会死无全尸的。
廷尉司的刑罚残酷他再了解不过了,若是他落入廷尉司之手,那简直就是人间炼狱,生不如死。
汉安帝见状,心里冷笑:小人终究是小人样,暂且放过他,待以后慢慢折磨。
于是他暂时没有再为难蔡伦,放他离开了。
此刻的蔡伦心中已经做好了打算,既然横竖都是死,不如自己追随太后而去。
于是在窦太后去世,蔡伦沐浴更衣,穿戴整齐后饮药自尽,只留给了汉安帝一具尸体。
汉安帝原本想着自己可以为祖母翻案,再狠狠惩罚蔡伦,但谁承想蔡伦做事竟如此决绝。他纵使心中愤懑不平,但终究没有办法。
窦太后身死,蔡伦一身丧服服毒自戕。在外人看来,这是忠仆,但在汉安帝心中,蔡伦不过是个害怕受罚,而逃避罪责的伪君子罢了。
家人蒙冤受难,推波助澜者却逃避罪责,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汉安帝此生也只能带着对蔡伦的恨意而终。
而蔡伦荣耀的背后,却也是他昧了良心,沾了人血馒头才换来的。
人人只知蔡伦改进造纸术,却不知他初心为何,为人如何。
虽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若人人同蔡伦一样不择手段,那世上也没有正义可言。
说到底,还是善恶到头终有报,他的饮药自尽,也算是偿还了自己曾经犯下的罪孽了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