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TCL华星印刷OLED:一场从实验室到量产的技术革命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3日,全球显示行业最受瞩目的盛会SIDDisplayWeek在美国圣何塞拉开帷幕。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领军企业,TCL华星携其最新印刷OLED全家桶产品矩阵亮相,这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一场从实验室到量产的“中国方案”对全球显示产业格局的深刻调整。

喷墨打印,一个对传统OLED制造逻辑的升华

传统OLED依赖真空蒸镀工艺,需在纳米级精度下将有机材料蒸发至基板上,如同“在针尖上跳舞”。而TCL华星的印刷OLED,则像“用打印机造屏幕”——通过高精度喷头将液态发光材料精准喷射到基板上,再经干燥固化形成像素。这种技术不仅大幅减少真空环境需求,材料利用率大幅提高,还能实现更简单的产线结构。

其技术突破的核心逻辑在于三大维度,首先,在成本革命层面,通过省去高精度金属掩膜板(FMM)和大部分全真空设备,实现单条产线投资成本大幅压缩;然后在寿命性能层面凭借其数倍于FMMOLED的开口率结构降低了电流密度,使面板寿命可实现快速提升;最后,在制造维度层面,印刷OLED技术突破了蒸镀工艺的物理限制,实现了全尺寸覆盖能力。

面对技术路线争议,TCL华星副总裁/研发总经理赵斌明确战略定位,"印刷OLED不是要做整个产业、行业技术的替代者,而是要做新型显示的定义者。我们的美好愿望是希望OLED成为主流的显示技术之一,让印刷OLED在主流市场中真正站住脚。虽然印刷OLED技术在画质、功耗、寿命、成本等方面有着较高的优势,但它不是想替代其他技术。我们相信:未来显示技术一定是百花齐放的,我们应该用多元的先进显示技术来满足多尺寸、多形态、多场景及个性化价值诉求的用户视觉体验。未来印刷OLED的发展与生态链发展密切相关,我们会朝着既定的方向去不断努力。"

印刷OLED全场景布局

开启技术商用深水区

在SIDDisplayWeek2025上,作为全球首个实现印刷OLED多形态量产的厂商,TCL华星以覆盖手机、平板、笔记本、显示器到电视的全尺寸印刷OLED全家桶产品矩阵,展现了这项由中国企业主导的新型显示技术的商业化前景。

在此次展会上,TCL华星展示了全球首款印刷OLED手机显示(6.5"),这款屏幕缔造了1,000,000:1原生对比度与99%DCI-P3色域覆盖的视觉享受,实现低蓝光护眼特性,同时0.1ms疾速响应更让动态画面如丝绸流淌。

当屏幕尺寸攀升至14英寸时,TCL华星的全球首款氧化物印刷OLED笔电显示(14"),则将氧化物与IJP技术深度融合,前者以更低功耗、更快响应赋能百万级对比度与精准色彩,后者通过高效精准的沉积,实现了生产能耗与材料浪费双降,契合绿色制造理念,屏幕以2.8K高解析度叠加OLED自发光优势,呈现了纤毫毕现的细腻画质,配合高亮度特性,打造了沉浸式的臻彩视效。

而另一块14英寸的全球首款印刷OLED平板显示(14"),是以1920×1200分辨率叠加微米级喷墨沉积工艺,实现了30%的像素密度跃升和百万级原生对比度,99%DCI-P3RGB广色域覆盖配合10.7亿色深,精准还原了自然色彩过渡与NTSC影院级表现。其抗眩光涂层确保了多场景下的色彩稳定性,超薄玻璃基板优化触控延迟与书写流畅度,辅以Gamma2.2灰阶调校,暗部细节层次分明,兼顾了专业创作生产力与沉浸式娱乐的体验感。

TCL华星27英寸的4K120Hz印刷OLEDMNT显示(27"),则是搭载了StripeRGB像素排列技术,以超高清分辨率与纯正色彩精准度重构视觉边界。广色域覆盖能力突破传统,再配合120Hz疾速刷新率,消除了动态拖影。另外,其三边无边框设计突破了物理限制,以超高屏占比打造沉浸视域,适配专业设计渲染、高效多任务办公与高帧率娱乐场景,以极简形态成就“屏即画面”的纯粹体验。

TCL华星的印刷OLEDTV显示(65"),是以3300万像素重构了大屏视觉极限,120Hz刷新率结合百万级对比度实现像素级动态补偿,低灰阶下仍保持99%DCI-P3色域覆盖。革新性印刷OLED技术使发光材料利用率提升2倍,蓝光辐射削减50%,在8K超分质效与色彩准度间达成工业美学平衡,该产品标志着印刷OLED技术向大尺寸量产的关键突破,为印刷OLED商业化进程注入强驱动力。

TCL华星此次以印刷OLED全家桶产品矩阵登陆SID舞台,6.5英寸手机显示至65英寸TV显示的全场景覆盖实证跨尺寸量产稳定性,更成为中国显示产业首次定义下一代技术标准的里程碑。当这项技术能同时满足手机厂商对画质的敏感、电视品牌对成本的把控以及新兴设备对形态自由的需求时,其引发的或许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一场从设备、材料到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变革。正如其在SID展台上呈现的——从6.5英寸到65英寸的跨越,恰是中国显示从规模领先迈向技术主导的缩影。

APEX「臻图」:以技术为刃,重写显示进化方式

当显示技术站在参数内卷与体验割裂的十字路口之际,TCL华星于SIDDisplayWeek2025展会上同步展示了先进显示技术品牌APEX臻图————以技术为刃,重写显示进化方式。

在像素密度与色域值构筑的认知高墙前,APEX臻图选择用“工程师思维+艺术家直觉”的重构法则破局。依托HVA、HFS、IPS、IJPOLED、FMMOLED、MLCD、MLED等七大技术矩阵,将晦涩的参数转化为直观体验突破。

基于这个出发点,APEX臻图又定义了三大价值理念。

一是更宜人的显示体验——画质,此次SID上展示的全球最高画质LCDTV显示(98")就是代表产品之一,首先,色域特别好,实现了95%影院级色域(BT.2020);第二是窄边框,屏占比达到99%;第三178°超广视角,这体现了TCL华星在超大尺寸产品上对画质的极致追求。

二是更健康的视觉体验——护眼健康。针对当代用户日均超7小时的屏幕使用现状,TCL华星通过模拟太阳光连续光谱特性,将屏幕光谱与自然光的匹配度提升至50%(正常约20%),大幅削弱人工光源的频闪与蓝光峰值,使屏幕光线更接近人眼进化适应的自然光环境。配合动态光感调节技术,可根据环境光线智能调整色温与亮度曲线,在阅读、观影等场景中减少用眼压力,实现从“看得清”到“看得舒适”的体验升级。此次SID上展示的全球首款类自然光谱轻薄平板显示(12.1")就是最佳代表,在护眼效果与设备便携性间达成平衡,让健康用眼无需以牺牲使用体验为代价。

三是更永续的绿色低碳——低功耗。TCL华星在绿色低碳方面,首先构建了“研发-制造-运输包装”端到端的全链路的绿色低碳管理体系,即在研发阶段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功耗最小化设计,在制造环节采用可循环材料及清洁生产工艺,在物流环节推行环保包装解决方案。这种全链条绿色管理为行业带来双重价值,一方面通过节能降耗推动全球低碳发展,另一方面为消费者创造直观收益,例如采用TCL华星低功耗屏幕的手机续航能力显著提升,用户可切实减少充电焦虑,同时产品中多数材料支持回收再利用,让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形成良性闭环。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还保留了“X”,更无限的未来想象,代表未来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无限的想象。这种创新不光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创新、形态或者应用产品的创新,从技术革新来讲,不局限于现在的LCD或者OLED,也许未来还会有其他新的技术路线出来,X保留了非常大的创新空间,足以引导整个行业的发展。

而关于APEX臻图与技术路线的关系,TCL华星副总裁刘小兰表示,“他们是支撑与指引的关系。各大技术有效地支撑了APEX臻图的品牌,同时APEX臻图品牌又有效指引了各大技术路线如何发展、如何创新。”前者以"更宜人的显示体验、更信赖的视觉健康、更永续的绿色低碳、更无限的未来想象"四大价值坐标构筑底层战略基座,后者通过持续突破形成技术研发的引力场。这种协同进化机制既体现在技术集群为APEX臻图提供硬核竞争力支撑,更表现为品牌主张定向驱动技术路线聚焦关键创新领域。当我们以APEX臻图为战略指南针时,本质上是在用显示技术的明确目标,持续校准七大技术路线的研发优先级和突破方向。

技术背后的“中国逻辑”

从追赶者到规则制定者

TCL华星印刷OLED的突围,折射出中国显示产业的深层变革。

研发投入的“长期主义”。一直以来,TCL华星对研发高度重视,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TCL科技最新的年报里显示,TCL科技整体研发投入达88.7亿元,其中就包含对印刷OLED技术的大力投入。TCL华星聚焦新型显示技术和材料领域的研究,在印刷打印技术、材料、装备已经取得非常大的突破,截至目前,TCL华星在全球的专利申请超过了65000件,其中印刷OLED领域的专利总数位居全球领先的位置。

产业链协同创新。为了推动产业链闭环生态的形成,TCL华星和上下游合作伙伴已经展开了密切合作,在材料方面,除了正在使用的高分子材料,还与广大的上游材料伙伴共享、共创、共研整个材料体系,同时也会跟终端厂商一起致力于把印刷OLED产品推进到市场最主流的产品行列,这种“垂直整合”模式,正在改写显示产业链的权力结构。

场景化落地策略。不同于韩企聚焦高端手机市场,TCL华星以中尺寸为突破口,通过成本优势加速了印刷OLED的普及,在继2024年Q4实现了高端医疗显示的量产后,TCL华星将加快消费品的量产,以季度为单位推进,随着上游材料、设备等供应方面的不断突破,以及下游客户在产品推广上的发力,印刷OLED的全尺寸规模量产会越来越快。

在SIDDisplayWeek2025上,TCL华星或将传递一个明确信号,显示技术的竞争,已从单一性能参数转向“技术可行性+商业落地能力”的综合较量。印刷OLED的量产,不仅是中国企业首次主导显示技术革命,更证明了一条真理——只有扎根场景需求的技术,才能真正定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