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又升温了!5月17日,四大消息正式来袭! 一、美媒看出来了,中国对待赖清德的态度完全是变了!两岸紧张局势升温,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刊文指出,中国对待赖清德的态度与对待蔡英文的态度有不小的差异的。美媒称,现在中国对赖清德的定性已经与当年的陈水扁如出一辙,都被认为是分裂分子,这是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信号。 美媒称,这意味着北京当局不认为“赖政府”只是“蔡英文政府”的延续,而是认为赖清德的行为更加的有危险性,而这意味着中国将会以更高概率的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不得不说,美媒的这一论断是有道理的。别的且不说,赖清德上台还不满一年,这就引发了解放军三次军演反制,这样的事实充分说明,赖清德的“独性”更强,更具有破坏性。 蔡英文期间,民进党对待两岸关系是“两岸互不隶属”,而赖清德是更进一步宣称所谓的“两国互不隶属”,并把我们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赖清德本人无疑是彻头彻尾的分裂分子。赖清德的行为,无疑让武统的概率大幅度上升。美媒认为我们对赖清德的定性不同于蔡英文,这无疑是正确的。 就两岸关系的衡量标准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其一是,支持统一,其二是,承认九二共识,维持现状。其三是,鼓吹“两岸互不隶属”,其四是,叫嚣“两国论”,其五是,修宪进行法理“台独”或所谓“台独”公投等等。无疑,赖清德离触发武统只有一步之遥。但无疑随着我们军力越来越强,统一的条件正日益成熟,赖清德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将会加速让我们实现国家统一。 二、印度官方表示,在与中国防空系统的较量中,印度取得压制性胜利!5月15日,根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信息广播部声称:印度空军绕过并干扰了巴基斯坦由中国提供的防空识别系统,仅用23分钟就完成了任务,展示了印度的技术优势。巴基斯坦13个空军基地和军事设施遭到打击,这是巴基斯坦自 1971 年战争以来遭受的最严重打击。 印度击落了巴基斯坦空军数架高科技战斗机,印度空军不仅战术上表现卓越,而且还将本土高科技系统无缝融入国防建设。很显然,印巴停火之后,印度的宣传机构这是开足马力,意图渲染印度取得了胜利。不仅印度取得了胜利,而且借着这一次冲突,印度本土科技越来越强,印度空军更是取得了压倒中国提供的防空识别系统的能力。 客观的说,巴基斯坦这一次在袭击中确实遭遇到了损失。不过,印度空军是不是绕过了我们的防空系统,恐怕是未必。就说空战表现,巴基斯坦打了印度空军一个6:0,在巴基斯坦拿出铁证之后,印度方面是嘴硬不承认。但是印度方面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公布阵风战斗机的保有数量,以证明巴基斯坦没有击落印度战机,这就足以证明,巴基斯坦的体系化防空力量,压过印度一头。 事实上,印巴冲突,印度空军不敢越境打击巴基斯坦,相反巴基斯坦空军却越境打击印度境内目标,这就说明在防空系统方面,印度更加糟糕。并且,印度方面完全在故意进行信息混淆。一般而言,防空系统主要保护的是政治中心、军事基地、经济枢纽高价值资产。 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国家的防空系统能够做到保护该国每一寸领土,因为这不仅与防空系统的技术有关,而且也与防空设备部署的密度有关。如果只是部署一台防空设备,就能保护整个国家,这是不可能的。很显然,在战场上打不赢,印度要在舆论上打赢。不过,这样的的行为只会让别人耻笑。 三、印度敢对中国开战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大有玄机。 很多人觉得印度没能力与中国对抗,但令人意外的是,印度不光敢,还十分想对中国开战,因为不少印度人盲目认为能打得过中国。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虽说印度表面信心满满,还不断更新装备、购入先进武器,可打仗光有信心和装备远远不够。就像拿着最新款智能手机却不会用,只能是个昂贵摆设。若没有系统化训练与配套战术支持,那些武器只能在仓库吃灰。面对军队素质强大的中国,印度所谓的装备优势根本不明显。更重要的是,中国军人素质远超印度。1962年战争中,印度军队就被中国解放军打得“生活不能自理”。中国军人的战斗力不仅体现在武器上,更体现在训练、纪律和实战经验上。其实,印度军方将领对此早有清醒认识,不然在边境冲突时也不会摒弃高科技武器,拼起冷兵器。印度的信心撑不起战斗力,真要开战,恐怕它会“吃不消”。 四、印度外长对美国进行了批评,他指出美国在麻烦时需要印度帮忙,但印度有困难时美国却不管。尽管印度与美国在某些方面有合作,但印度仍保持独立性,不愿被美国完全掌控。 1. 印度对美国的批评。 印度外长认为美国在面对印度的困难时表现冷漠,只关注自己的战略利益。 2. 印美合作的实质。 印度与美国的合作更多的是利益交换,印度在合作中保持自主性,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决策。 3. 印度对美国霸权的挑战。 印度外长的话语反映了印度对美国霸权行为的反思与批判,印度希望保持独立性,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