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上海一女子私吞92万公款,逃亡泰国时还怀有身孕,嫁给泰国一残疾男子,警方苦苦追捕了15年,当找到她的时候,眼前的状况,却让办案的民警彻底不知道如何是好!
2000年上海发生一起重大财务案件,时年三十出头的女职工顾震芳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92万元。
这笔钱在当时足够在上海购置两套商品房,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堪称天文数字。案发后顾震芳携带赃款潜逃出境,警方调查发现她逃亡时已有身孕,腹中孩子生父身份至今成谜。
顾震芳辗转逃至泰国境内,人生地不熟的环境给她的逃亡生活带来巨大挑战。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让她寸步难行,怀孕带来的身体负担更令其处境雪上加霜。
在曼谷郊区某处破旧公寓落脚后,她不得不频繁更换住所,用假身份在当地黑市购买生活物资。
怀孕七个月时,她与泰国东北部乌隆府某村庄的残疾男子相识,该男子因车祸导致下肢瘫痪,日常起居需人照料。为获取合法居留身份,顾震芳与其登记结婚,婚后诞下一名男婴。
这段跨国婚姻并未带来预期中的安稳生活。丈夫每月仅能领取折合人民币600元的伤残补助,全家蜗居在铁皮搭建的简易棚屋里。
顾震芳既要照顾瘫痪丈夫和幼子,又要操持田间农活,原本保养得宜的都市白领在烈日暴晒下迅速衰老。
她自学泰语适应乡村生活,却始终不敢与国内亲友联系,连孩子出生证明上的母亲信息都使用假名。
上海警方始终未放弃追逃工作,经侦支队成立专案组持续跟进。办案人员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与泰国移民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2005年中泰警务合作机制全面升级,双方在曼谷设立联合办案中心,这为案件突破带来转机。
专案组民警发现顾震芳虽使用假身份,但其子入学登记时填写的母亲出生年份与真实信息吻合,这条线索最终指向乌隆府某偏远村庄。
2015年深秋,历经三代办案民警接力追查,中泰联合行动组在稻田环绕的农舍中找到顾震芳。
此时距离案发已过去十五个春秋,当年面容姣好的都市女性变成皮肤黝黑的农妇,简陋的居所里除了必要农具再无值钱家当。
更令执法人员意外的是,其泰国丈夫因长期卧床引发严重褥疮,三个年幼子女最大的刚上初中,全家生计完全依赖顾震芳种植木薯维持。
现场勘查显示,顾震芳逃亡期间从未进行过大额消费,当初携带的92万元赃款去向成谜。
专案组在其住处搜出账本显示,除去办理假护照和支付偷渡费用,剩余款项在2003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因投资失败全部亏空。
泰国社会福利部门提供的记录证实,这个家庭连续七年领取贫困补助,最困难时期全家日均伙食费不足20泰铢(约合人民币4元)。
法律程序推进面临现实困境,依据泰国相关法律,外籍配偶在泰生活满五年可申请永久居留,顾震芳的婚姻关系受当地法律保护。
其子女均属泰国籍,若追究刑责将涉及复杂跨国司法程序。更棘手的是医疗鉴定显示,其丈夫若离开顾震芳照料,生存状态将急剧恶化。上海检察机关派员实地考察后,案件进入长达半年的司法磋商期。
就在引渡程序取得进展之际,泰国地方卫生所存档资料显示,顾震芳已于2006年因登革热并发症去世,死亡证明记载年龄与生物特征完全吻合。
这一突发情况使追逃行动戛然而止,专案组经DNA比对确认死者身份,尘封十五年的案件就此划上句号。当年经手此案的老民警回忆,结案报告里"犯罪嫌疑人死亡"七个字背后,藏着两个国家、三个家庭的命运纠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