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的文章,说说狗蛋的看法。
芯片就是九死一生,这话一点都不假,从华为麒麟被卡脖子的血泪,到小米澎湃 S1 的试水,再到 OPPO 哲库百亿投入的戛然而止 —— 消费级芯片的战场,从来不是 “有钱就能玩” 的游戏。
设计一颗高端 SoC,流片失败一次就是上亿损失,哲库三年烧掉的百亿,足够养活多少团队?但小米 “玄戒” 仍敢在寒冬中重启,把 3000 人团队嵌入手机部,用 “自己人” 的协同破解 “供应商模式” 的死穴;华为更不用说,被制裁四年仍啃下 5G 硬骨头,去年 Mate60 系列一机难求的背后,是 10 年磨一剑的系统化工程能力。
有人说哲库选错了路,有人笑小米 “二次跳坑”,但其实造芯从来不是商业计算题,而是中国科技必须跨过的生死关。低端走量的时代会过去,先进制程的突破终会到来,那些在坑里爬起来的身影,那些烧掉的每一分钱,都是在给后来者铺路。
今天,为所有敢踏上造芯路的中国公司点赞 —— 华为的坚韧、小米的执着、OPPO 的勇气,你们的每一次跌倒,都让中国芯片离破晓更近一步。前路漫漫,但星火不熄,终成燎原!
评论区聊聊你用过哪款自研芯片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