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71年,德国一名17岁的少女与母亲坐飞机去看望父亲,不幸发生空难,飞机在30

1971年,德国一名17岁的少女与母亲坐飞机去看望父亲,不幸发生空难,飞机在3000多米处解体,机上92人,仅她一人生还。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1年12月24日,秘鲁利马机场,朱莉安·科普克和母亲玛利亚登上了508号航班,打算去普尔卡尔帕和父亲团聚。   那年她只有17岁,从小跟随父母生活在热带雨林,对那里的一切都不陌生,这次的旅程原本只是一次平常的探亲,她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看着窗外的阳光洒在远处的山林和河流上,心情平静。   飞机起飞后不久,飞行过程一直平稳,约半小时后,飞机进入了一片黑压压的雷暴区,舱内灯光忽明忽暗,雷声滚滚作响,没过多久,一道强烈的闪电劈中飞机右翼,引擎发出巨大的爆炸声,飞机剧烈晃动。   她感到整个机舱开始断裂,座椅在空中翻滚,行李和乘客被甩得到处都是,她紧紧系着的安全带成为最后的依靠,在巨大气流中,她整个人连同座椅被抛向高空,失去了知觉。   醒来时,她已经身处在一片浓密的雨林中,四周一片寂静,头痛欲裂,浑身都是伤,她的锁骨断了,左眼几乎睁不开,眼镜不见了,只穿着一条破损的裙子和一只鞋。   她挣扎着站起来,四处张望,试图寻找母亲的踪迹,她在林中一边走一边呼喊,只有鸟的叫声从远处传来,她开始明白,自己也许是唯一的生还者。   她在附近翻找时,发现一小包糖果,这是唯一能吃的东西,她把糖果藏进口袋,告诉自己必须省着吃。   她开始往林子深处走,不知道方向,只能靠感觉和水流的声音辨路,她知道丛林里藏着各种危险,蛇、昆虫、野兽,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丧命。   她用树枝拨开灌木,寻找能临时遮风的地方,她靠着树干睡觉,身上的伤口开始化脓,有蛆虫在其中蠕动。   没有水时,她就张开嘴接雨水,她记得小时候父亲说过,顺着水流走,或许能走出丛林,她听到过几次直升机的声音,但茂密的树冠把她完全遮住,任她怎么挥手也没人看得见。   她在湿热的气候中持续发烧,体力几乎透支,仍然一刻不敢停,她看到过一条蛇盘踞在树下,也看到过食人鱼游弋的河段,每一次都屏住呼吸,避免惊动它们。   她靠着记忆中的知识,辨别着可以吃的野果和植物,虽然少,但能勉强支撑,糖果她从不敢一下吃完,每次只舔一小口。   走到第七天,她找到了水源,一条清澈的小溪从石缝中流出,她顺着溪流继续前进。   她的手臂已经肿胀,伤口几乎完全腐烂,蛆虫越来越多,她几次昏倒在溪边,又挣扎着爬起来继续走,她知道,只要找到人,就还有一线希望。   第十天,她在一个转弯的河湾发现了一艘独木舟和一间破旧的草棚,她拖着身子爬到棚子里,看到一瓶残留的汽油。   她打开盖子,把汽油倒在伤口上,疼得昏死过去,她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走近,是几位印第安伐木工人发现了她,他们给她简单处理伤口并送她去医院。   这场空难最终造成91人死亡,朱莉安是唯一的幸存者,她之所以活下来,是因为她坐在座椅上系紧了安全带,从高空坠落时被树木减缓了冲击。   她的身体比较轻,加上椅子的角度比较幸运,落地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更重要的是她从小积累的丛林生存经验和她在绝境中坚强的意志。   获救后,她花了很长时间才从创伤中恢复,她失去了母亲,但并没有远离这片森林,她选择继续父母的事业,成为一名野生动植物研究人员。   她回到雨林,把自己的经历当作一种责任和使命,留在自然中继续生活,那次灾难,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也让无数人记住了这位从死亡边缘挣扎回来的女孩。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光明网——飞机坠毁,17岁少女从3000米坠入雨林,坚持10天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