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5月9日,重庆一名法学专业大学生和朋友外出就餐,在吃完结账时,无意发现了餐饮小票中的玄机,原本207.8元的账单,小票却显示应付金额为208元,大学生当即投诉:这不是钱的事,是理的事!网友:“现在的社会就该多一些较真的人。”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商家定价需明码标价,结算时必须按实际金额收取,以前电子支付不普及,但现在都是扫码付款,精确到分完全可行,多收1分钱都是违法。 事发当天,一名法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和朋友外出吃饭,在当地一家餐馆点了几道菜,酒足饭饱后,两人来到前台付款,可一看小票,两人就察觉出了不对劲儿。 那小票上显示订单金额为207.8元,可应付金额却变成了208元,多出来的2毛钱工作人员也并没有告知他们。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就是2毛钱的事,付了就付了,可对于学法的两名学生来说,这就是在侵犯消费者的权益,公平交易难道只是一个笑话? 于是两名学生当即向有关部门投诉,得知此事后,餐厅解释道,是因为系统无法收一块钱以下的金额,以前餐厅都是“正向抹零”,但总有顾客少付零头,这才改了收银规则。 可这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手机支付不存在找零难题,收银系统的技术漏洞,凭啥让消费者买单?最终餐馆被责令整改、也退还了多收的0.2元费用。 有网友觉得这就是在斤斤计较,可也有网友为这种较真点赞,毕竟在法治社会,2毛钱捍卫的不是金钱,而是每个人都该享有的公平与尊严! 信息来源:《吃饭被多收2毛钱,大学生投诉商家!当地市监局回应》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