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是人类常见但又机理复杂的自然现象,为解决行为智能分析中面临的共性难题,西北大学郭松涛教授团队设计了自动识别与测量AI框架,可实现区分和追踪野生动物个体身份的行为精准自动识别与测量等工作,使人们能够通过行为分析,了解动物习性。
为解决动物行为分析中存在的效率低、观测精度差、主观差异大等问题,西北大学郭松涛教授团队基于行为学分析原理,从行为的结构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哺乳动物行为自动定量测量的人工智能框架》,融合“猴脸识别”技术和金丝猴研究团队三十多年的上万张图片、大量的视频数据,最终实现可区分和追踪野生动物个体身份的行为精准自动识别与测量,以及自动汇报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结果的行为自动化监测的技术突破。
目前该框架在川金丝猴、狐猴、狒狒3种灵长目物种,老虎、棕熊、黑熊3种食肉目物种,羚牛、列氏水羚、角马3种偶蹄目物种以及斑马1种奇蹄目物种,共计4大类动物10种代表性野生动物的自动行为识别和测量上得到了验证。为促进技术更快迭代,并为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提供专业的基础数据参考和智能分析平台服务,团队将该框架和代码开源,并发表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整合动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