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美国“强硬”了2天 当中国与美国在日内瓦达成关税协议的消息传来,印度似乎看到了 “师夷长技” 的机会 —— 既然中国能通过强硬反制让美国让步,印度也打算照猫画虎,在贸易谈判中对美国摆出强硬姿态。然而,这场 “东施效颦” 的戏码很快以闹剧收场:特朗普不仅威胁对印度加征 500% 的关税,更单方面宣称印度已同意对美零关税,让莫迪政府在国际舆论中颜面尽失。 其实,在中美谈判前,印度对美态度堪称 “跪舔”。莫迪政府不仅主动提出将 60% 对美关税降至零,还为美国近 90% 商品提供优惠准入,甚至在印巴冲突中配合美国的地缘战略。谁想到,印巴战争只打了不到4天,印度完败。 然而,当中美协议公布后,印度国内舆论炸开了锅。民众和反对党批评莫迪政府 “软弱”,要求效仿中国对美强硬。在压力下,印度突然转向:5 月 12 日向 WTO 提议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试图通过 “对等反制” 挽回颜面。面对印度的 “强硬”,特朗普立即祭出 “关税大棒”。5 月 15 日,他在卡塔尔公开宣称印度已同意对美零关税,并威胁若印度不妥协,将对其加征 500% 的关税。特朗普还点名苹果公司,警告其 CEO 库克 “不要在印度建厂”,直接戳中印度 “取代中国成为制造业中心” 的野心。 在特朗普的吓唬后,印度收回对美国“强硬”。这种双重打击,让印度在经济和战略层面都陷入被动。正如印度媒体自嘲的那样:“印巴空战打了 3 天,关税战只撑了 2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