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主席正要下令,让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南京,斯大林却发来一封电报:要让解放军停止渡江,划江而治,毛主席勃然大怒,霸气的回道:“我们决心继续打下去!”
斯大林收到电报后,鼻子都气歪了,“畏手畏脚”的他不明白中国寻求的是一条彻底解放、实现独立民主的道路!
1948年,国共两党在经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后,胜负已分,高下立见,解放军势不可挡,蒋介石打了“退堂鼓”,将目光放到偏僻而又孤远的小岛台湾。
默默转移在大陆搜刮的民脂民膏,后续又命令心腹在离开台湾时大肆“抓捕”青年壮丁,蒋介石野心勃勃,依旧对大陆“志在必得”,钱和人缺一不可。
蒋介石暗中行动的同时,毛主席也在几经思虑,共产党、老百姓以后要走的道路。
1949年1月,毛主席在西柏坡召开了一次会议,正是在那次会议上,毛主席提出了十字战略方针: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蒋介石败北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然而还有一道“天险”难以跨越,正是长江,长江波涛汹涌,这天然的屏障生生将解放军前行的道路“堵死”,想要彻底解放中国,就必须越过长江。
在毛主席制定了十字战略方针之后不久,国民党邀请共产党进行“和谈”。
1949年4月2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北平会面,然而商定的《国内和平协定》被国民党无情拒绝,这一举动也彻底暴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本性。
原来,国民党主动提出的“和谈”不过是个幌子,更是一场骗局,毛主席得知后,与朱总司令当场就做出了一个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
然而,在百万雄狮过大江——渡江战役打响之前,斯大林曾向毛主席发出了一则电报。
事情发生在1949年4月18日,或许是斯大林早就看出了蒋介石提出“和谈”的真实目的,也猜测国共两党“和谈”会以失败告终。
再加上毛主席之前提出的“十字战略方针”,因此主动向毛主席发出了电报,电报内容言简意赅,阻止渡江战役,并给予警告。
“若是解放军一意孤行,执意渡过长江,很可能引发美国的核武器打击,届时苏联绝对不会插手。”
斯大林的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共产党与国民党划江而治,井水不犯河水,斯大林真的这么好心,为中国考虑吗?
实则不然,斯大林也有自己的私心,若是中国强大起来,在苏联看来,也是一个“威胁”,坐山观虎斗,才是苏联的本性,这样更方便苏联“操控”中国。
一个国家有两个政党,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毛主席在看到斯大林发来的电报之后,罕见地沉默了,遥想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一分为二”治理,比如东汉西汉、魏晋南北朝,结局是什么?
斯大林的警告恰恰为解放军敲响了一记“警钟”,无论何时,中国只能有一个执政党,且是一心为民的共产党,绝对不能是“自私自利”、贪图享乐、不顾群众死活的国民党。
于是,毛主席立刻给斯大林回了一封电报,斯大林本以为中国共产党会“乖乖听话”,谁料看到毛主席回的“我们决心继续打下去”,鼻子都被气歪了。
房间的装备摔了一地,彼时斯大林才明白,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决心,此后,他也确实如电报上所说的那般,选择袖手旁观。
显然,斯大林高估了美国,虽然美国扶持了国民党,但美国在大洋彼岸,距离遥远是其一,再加上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等一系列原因,美国对介入中国“内战”的能力有限。
因此,渡江战役爆发后,美国罕见地没有下场,苏联也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想要看看解放军会吃下怎样一个“闭门羹”。
当时,解放军与国民党实力悬殊,且隔着波涛汹涌的长江,解放军如何跨越长江解放南京?
然而,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敌情情报被我军悉数掌握、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我军在江南地区部署了大约100万兵力,两万多艘船只,渡江战役后勤保障无忧。
密码通信、夜间伏击、声东击西,成功牵制国民党主力军,这一切都在为主攻南京提供有利条件。
仅72小时,解放军就打破国民党固若金汤的防线,成功解放南京,从此,全国解放,蒋介石败北,于5月31日仓皇逃窜,前往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