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败!只能踢半小时好球的大连英博,拿什么赢上海申花? 间歇期前最后一轮,申花3:0完胜。 尽管梭鱼湾的气氛令客队窒息,却依旧无法弥补实力上的巨大鸿沟。 比赛有两个没想到: 一是开场后30分钟内,英博队占据绝对优势,压得申花喘不过气。 坦率讲,这段时间申花很狼狈,不知道的还以为申花遭遇日韩强队。 二是30分钟后,英博偃旗息鼓,即便被连续进球也无力反击。 由盛转衰太快,快到球迷来不及反应。 这两个想不到背后说明了什么? 既反映出英博底气不足,也证明申花确实更加老道,具备强者风范。 为何说英博底气不足? 很简单,他们只有30分钟的子弹,过了这个时间点,立刻被打回原形。 李国旭的球队开场用大量体能换来绝对压制,这招确实挺成功。 申花很不适应高强度逼抢,失误连连,可以用风声鹤唳形容。 但英博始终无法将优势转变为胜势,那就麻烦了。 因为抢开局,必定投入大量资源,一旦没成效,后面怎么办? 何况是面对申花,但凡英博体能下滑导致拼抢力度下降,恐怕…… 事实也证明,英博这种踢法,不是对手被三板斧打趴下,就是自己力竭倒下。 为何说申花老道? 首先在极其被动情况下没丢球,对手看似占优,却没实质性收获。 其次30分钟后,缓过劲的申花占据上风,自此英博便再无出头之日。 想继续高强度拼抢却有心无力,传接球和组织又不如对手,剩下唯有疲于应付。 而申花在夺回主动权后,开始频繁调动对手,英博本就被自身战术累得够呛,哪还跟得上? 申花找准机会三连击,一套组合拳打散了英博队心气,胜负就此已定。 说白了,申花的老道体现在各种不利下能保持不丢球,等进入自己的节奏后再收拾对手。 客观说,两队实力确实差距较大,战术素养不在一个层面。 匹夫之勇可以暂时占据上风,却终究无法改变大局。 这是新版沪连之争,申花倒是比从前更具韧劲,但大连的球队早已物是人非。 其实也能理解李国旭为何这么做,实力拼不过,只能出其不意。 申花的慌乱证明他的战术成功了,只是最后一环主帅解决不了。 还是球队整体能力上的差距,输球确实在情理之中。 以英博的实力,在上海体育场恐怕很难全身而退。 另外,隋维杰确实该退了,失误连连。 被米内罗轻松过掉外,还被路易斯抢到头球落点,若非运气太差,绝不止3:0。 最后,足球城的气氛是真好,这才是足球应该有的样子。 上海体育场究竟是上座率受控制,还是气氛不到位? 才人家50%的现场球迷,这一点差远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