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印巴局势僵持之际,印度将派遣庞大的外交团队进行全球游说,以占领舆论制高点! 当地时间5月17日,印度政府宣布,将派遣由59名议员组成的七个多党代表团,分赴十几个国家展开外交游说。其目的在于强化印度的反恐叙事,为印度在印巴战争中占领国际舆论的制高点。 印度此举的直接导火索,是Pahalgam恐怖袭击(该袭击导致26人死亡)以及Sindoor军事行动(印度针对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动的导弹打击)所引发的印巴87小时战争。 尽管莫迪政府宣称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军事行动的实际成效与宣传内容存在明显差异。在Sindoor行动中,印度空军损失了6架战机,巴基斯坦军方公布了击落战机的视频及相关通话记录,然而印度政府对此予以否认。 欧盟公开对印度的军事行动提出批评,俄罗斯则保持沉默,全球南方国家拒绝选边站队,就连美国的调解也让印度处境尴尬。基于此,印度反对党趁机抨击莫迪政府“外交失败”。 这一局面迫使执政党通过组建多党代表团,向外界证明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战争是“正义之举”。从印度媒体公布的多党代表团名单来看,此次人员组成颇具深意。 虽然国大党推荐的四人中仅有Anand Sharma入选,但其他政党代表,如人民党、德拉维达进步联盟的成员加入,显示莫迪政府旨在对外塑造一种印度“超越党派”的反恐形象。 此外,前外交官和政策专家的参与,意在增强印度游说的说服力,以弥补Sindoor行动中“情报失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个使命,一个信息,这与莫迪“新印度”的叙事相呼应,体现莫迪试图将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转化为国际舆论压力想法。 就当前背景而言,印度的外交攻势明显呈现出二个特点: 其一是法律战思维: 据悉,此次代表团将着重强调巴基斯坦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第1267号决议(该决议旨在制裁恐怖组织),企图将巴基斯坦定性为“恐怖主义国家”。 印度的这种策略既能避免直接与巴基斯坦发生对抗,又有望能争取到西方的支持。 其二是地缘政治算计: 据悉,此次代表团的访问目的地主要集中在美欧、中东和东南亚等关键地区,这显示印度试图通过争取美国支持,将巴基斯坦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借助中东侨民社区施加压力、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防务合作等方式,来达成自身的战略目的。 实际上,就目前情况而言,印度的多党议员代表团出访,本质上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国际舆论战。它既是莫迪政府为转移国内压力而采取的政治手段,也是印度试图突破地缘困境的战略尝试。 然而,这种将复杂的地缘问题简化为“反恐叙事”的做法,不仅难以真正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反而有可能使南亚地区陷入更深的安全困境。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的“全球施压”行动,或许只是新一轮冲突的前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