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3岁女医护刘亚玲请假回家探亲,结果假期快到时间时,她给医院写信说不回去了,医院以党性要求她回去,谁料,刘亚玲却说:“哪怕开除我的党籍,我也不坚决回去,除非抬我尸体回去!”
1986年4月,23岁的女医护刘亚玲请假回家探亲,谁知假期快结束时,她却给医院写信说不回去了。医院急了,以党性要求她立刻返岗,可她态度坚决,扔下一句让人心惊的话:“哪怕开除我的党籍,我也不回去,除非抬我尸体回去!”这到底是啥情况?一个年轻姑娘为啥这么硬气?她背后藏着啥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一探究竟。
刘亚玲,1963年出生在陕西西安一个工人家庭。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一岁就被送给舅舅养。舅舅家也不宽裕,但砸锅卖铁供她读书。她从小就知道学习不容易,特别刻苦,成绩一直拔尖。1981年,她考进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护校,开始学护理。那时候,她就不是光会死读书的人,通过查资料发现中国的战伤救治水平跟国外差不少,尤其是战地死亡率高得吓人。她琢磨原因,觉得是技术落后和实战经验少,暗下决心要上战场干点实的。 1984年,刘亚玲毕业,成绩优异,北京301医院抛来橄榄枝,可她没去。她主动申请去云南边防前线,觉得医院再好,也比不上战场能磨炼人。她连写七封请战书,可领导嫌她太年轻,没经验,硬是没批。她不服输,倔劲儿上来,决定自己找机会。1986年4月,她借探亲假的名义请假,批下来后直接跑去云南边防67医院,靠医护证混进去,开始干活。 到了前线,刘亚玲不是光动嘴。她上手术台救人,闲下来还帮炊事班干杂活,给伤员读报聊天。有次一个战士腿被弹片划破,血流不止,她跪在地上按住伤口,指挥人抬去救护所。路上遇到窄道,她钻到担架底下,用膝盖撑着爬了好几百米,膝盖磨破了也没吭声,最后那战士保住了命。假期快到头时,她没回去,给医院写信说要留下。医院领导气炸了,觉得她不守纪律,用党性压她回去。她直接回怼,说除非死了才回去,不然坚决不走。 这事闹得不小,医院想处分她,可前线的表现又让人没法忽视。她不是一时冲动,早有打算。去云南的火车上,她就背着医疗书,准备充分。到了边境,哨兵拦她,她淡定拿出证件,说是来救人的,直接放行。在67医院,她干得风生水起,大家都服她。可也有人觉得她太犟,不该这么不听话。
第二年,仗打得更凶,冷枪地雷到处都是。刘亚玲跑高地、钻阵地,救了上百个伤员。有次去救人,炮弹在她旁边炸了,弹片擦过腰,血流了一身。她硬撑着指挥把伤员送走,才发现弹片还卡在肉里。她自己拔了,用纱布裹上,可后来感染发烧,被强制送回后方。之后四年,她六次跑前线,三次没批。她到过十几个阵地,参加过实战抢救,立了一等功。 仗打完后,她回医院,面临处分。可战功摆在那儿,最后还是记了一等功,被调到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干烧烫伤和皮肤外科。她干得不错,可总觉得不够。2005年,她看家乡不少人看不起病,辞职回西安,用积蓄在高桥乡东马坊村开了沣京医院,专门帮穷人看病。医院不大,却救了不少人。2013年,她被央视评为“最美乡村医生”。 2020年疫情,她又跟退伍军人合伙建消毒液厂,支援武汉。她这一辈子,从战场到乡下,一直在为别人拼。她的故事听着挺燃,讲的是医生的责任和担当。
刘亚玲这辈子,硬刚过纪律,也救过无数人。她那句“除非抬我尸体回去”,听着挺极端,可也让人佩服她的胆量和信念。你咋看她的选择?换成你,会不会也这么干?留言聊聊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