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体罚学生被拘,家校共育边界何在? 近日,浙江温州瑞安一则“教师体罚小学生”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5月18日凌晨,瑞安市教育局发布通报,证实马屿镇中心小学教师林某某,因不当惩戒学生被警方行政拘留,教育局也对其作出记过处分,校长被诫勉谈话。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教育惩戒与学生权益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及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事情缘起于4月17日下午的数学拓展课。学生陈某某用水枪朝林某某面部喷水,林某某被激怒后,在教室内掐住孩子脖子、扇耳光,还将其带至走廊,拎着孩子悬空探出3楼窗外进行吓唬威胁。监控画面显示,孩子双腿在空中剧烈挣扎,场面触目惊心。事发后,孩子抗拒上学、夜惊,心理医生诊断其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早期症状 。 孩子父亲陈先生起初并不知情,看到孩子脖子掐痕追问后才了解情况。他通过12345市长热线投诉,教育局虽两次回复,承认教师教育惩戒不当,涉事教师也赔礼道歉,学校和教育局分别进行约谈、批评教育,但陈先生对处理结果不满,于5月2日报案。最终,在舆论压力和警方介入下,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要避免类似悲剧重演,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多方协同努力。学校应细化惩戒规则,明确不同违纪行为对应的惩戒措施,并全程记录备案;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情绪管理和教育方法运用的能力,遇到问题冷静处理;家长则要承担起管教孩子的责任,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纪律,同时也要理解和支持教师的正常教育工作,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此次事件为全社会敲响了警钟,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与爱心的事业,老师和家长只有相互理解、彼此配合,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