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出租屋内去世,尸体一周后才被发现。她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房间里充满了用过的卫生纸,她在遗嘱中却写明:“不允许任何人看遗体!” 张爱玲,1920年出生在上海,家里曾经是大户人家。她爷爷张佩纶是清朝有名的大臣,奶奶是李鸿章的闺女,家底那叫一个厚实。可惜到了她爸那一代,家道中落,日子过得一塌糊涂。她爸张志沂是个老派人,抽大烟、逛花楼,对她不咋关心。继母孙用蕃更狠,对她各种刁难。小时候的张爱玲,家里冷冰冰的,没啥温暖可言。她就喜欢躲在书房里看书,像《红楼梦》《金瓶梅》这种老小说,成了她逃避现实的法宝。 长大后的张爱玲,感情路也是一路坎坷。1944年在上海,她认识了才子胡兰成。这家伙长得帅又有才,张爱玲一下子就动心了,觉得自己终于找到靠谱的另一半。可惜,胡兰成是个花心大萝卜,外面有家室不说,战乱时还丢下她跑了。四年后,这段婚姻就散了。1955年,她收拾行李,坐船去了美国,想重新开始。到了美国,她又认识了剧作家赖雅,1956年俩人结了婚。赖雅比她大30岁,身体也不好,1967年就去世了,张爱玲又成了孤家寡人。 晚年的张爱玲,日子过得特别艰难。她一个人住在洛杉矶的出租屋里,房子破得不行,连吃饭都成问题。她买不起啥好东西,经常靠最便宜的罐头凑合,身体越来越差,连出门买菜都没劲了。不过,她从来没放下过写作。桌子上总是堆满了书稿和笔记,她用笔记录生活,直到最后。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出租屋里去世了。她一个人住了好多天,没人知道她走了。直到一周后,房东因为收不到房租觉得不对劲,才联系了她的朋友林式同。林式同赶到公寓,发现她早就没动静了。推开门,屋里一股怪味,床上躺着瘦得不成人形的张爱玲,被单乱糟糟地堆在床脚。旁边的小桌上还有个没吃完的罐头,汤汁都干了,地上散落着一堆用过的卫生纸。屋角有几本旧书,书页都翻得卷边了,像是她最后的陪伴。 林式同找到张爱玲的遗书,纸都黄了,字却很清楚。遗书里写着几条要求:第一条是“死后立刻火化,不许任何人看遗体”;第二条是“不办葬礼,不搞任何仪式”;第三条是“骨灰撒到空旷无人之地”。还有一条让人心里不是滋味:所有东西留给宋淇夫妇,弟弟张子静啥也没得。这估计是她对小时候家庭冷漠的最后回应吧。她这些要求冷得像冰,完全不想跟这个世界再有啥牵扯。 张爱玲的遗愿执行得很彻底。她的遗体很快被送去火化,骨灰被带到加州某个荒野,撒进风里,连个痕迹都没留。她没墓碑,没追悼会,一切都按她说的办,悄无声息地走了。她这一生虽然苦,可留下的作品却是宝贝。《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这些书里的人物活灵活现,她的文字既有老上海的味儿,又能把人性看得透透的。她有句名言:“也许每个男人都有过两个女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这话听着就跟她自己似的,孤傲又有点悲凉。 张爱玲走了,但她的书没走远。一代代人捧着读,学者们研究着,她的作品成了中国现代文学里绕不过的一章。她的文字就像个标记,刻在文学史上,时间越久越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