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我的2000亿资产全部捐给国家!”2007年,一位临终弥留的老人,在律师面前,对六个子女留下遗言。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7年,一位97岁高龄的老人,在弥留之际,向律师交代了自己的最后遗愿,他坚定地说:“请将我的2000亿资产全部捐给国家!” 这一遗言震撼了六个子女,也让无数听闻此事的人为之动容,这位老人就是庄世平。 庄世平出生于广东普宁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优渥,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少年的他聪颖好学,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成为一位博学之士。 成年后,庄世平考入北平大学,这所学校汇聚了当时一大批具有爱国情怀的学者,课堂上,教授们常常讲述国家的危难和救亡图存的道理,这些话深深触动了庄世平的心。 毕业后,庄世平辗转来到了泰国,起初,他在一家华侨学校任教,后来被推选为校长,庄世平看到当地华侨子女对祖国的抗战几乎一无所知,便决定通过教育来唤起他们的爱国之心。 他在课堂上讲述抗日英雄的事迹,组织学生募捐,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购买抗日物资,在他的倡导下,泰国华侨纷纷行动起来,不仅捐款捐物,还积极参与各类宣传活动。 庄世平不仅是教育者,也是媒体人,他在泰国担任《中原日报》的编辑,撰写了大量揭露日军暴行的文章,呼吁华侨团结一致支援前线。 这些文章一篇篇刊登出来,不仅引起了华侨们的共鸣,也引来了日军的注意,为了封锁华侨对祖国的支援通道,日军对庄世平实施经济封锁,甚至通缉他。 为了躲避追捕,庄世平不得不逃往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在这里,中共组织给予他妥善安置,他暂时脱离险境。 抗战胜利后,庄世平返回香港,开始了新的生活,安达公司成了他立足香港的起点,然而国民党的高压政策让他的生意举步维艰。 1949年,在香港中环,庄世平用一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南洋商业银行,这家银行的成立,不仅是庄世平个人事业的一次飞跃,更是中国人打破西方资本垄断的重要一步。 开业当天,庄世平亲手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那一年,香港仍在英国管辖之下,在香港中环公开升起中国国旗,无异于冒着巨大的风险。 与此同时,庄世平在澳门设立了南通银行,这家银行主要从事侨汇兑换和物资贸易,成为大陆与港澳地区资金往来的桥梁。 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和不懈的努力,庄世平逐步将南洋商业银行发展壮大,在短短几年内,南洋银行已拥有50家分行,资产规模超过700亿港元。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中国,深圳经济特区拔地而起,庄世平再次看到了机会,他迅速在深圳设立南洋分行,积极为深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他还组织香港和澳门的商界人士前往深圳考察投资,推动港澳资本流入内地。 1987年,庄世平决定将澳门的南通银行无偿捐赠给中国银行,更名为中国银行澳门分行。 2001年,他又将南洋商业银行全部捐给国家,这两家银行的总资产当时高达2000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全国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 庄世平捐出全部资产的消息震惊了商界,坊间传闻,他的子女对这一决定心存不满,甚至有人猜测他们将会争夺父亲的遗产。 实际上,庄世平的六个子女不仅没有争夺财产,还一致支持父亲的决定,大儿子靠开出租车谋生,生活清苦,却从未向父亲索取一分一毫。 庄世平对孩子们的教育一向严格,他常说:“钱是国家的,不是我的,你们要靠自己的双手生活。”庄世平始终坚信,自食其力是立身之本,子女们也深受其影响,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们都不曾向父亲开口要过钱。 2007年,庄世平在香港病逝,享年97岁,临终前,他再次叮嘱子女:“请将我的2000亿资产全部捐给国家!” 这一遗言成为了他的最后一句话,他的葬礼被中央政府提升至国葬规格,社会各界纷纷前来送别,缅怀这位爱国巨商。 庄世平的一生,用行动书写了爱国、奉献和无私,2000亿资产,捐给国家,他的子女没有一丝怨言。 他的一生,留下的不是金钱,而是一座精神丰碑,这个老人用他的一生告诉世人,真正的财富,不在于钱财,而在于一个人的品德和责任。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裸捐2000亿、一生无车无房,还记得这位“最穷富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