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8年,国军的一名伙夫和大部队走散了,被解放军拦下。解放军看他年纪大,便发了

1948年,国军的一名伙夫和大部队走散了,被解放军拦下。解放军看他年纪大,便发了2块银元让他回家,谁知这个伙夫,竟是国军军长! 我军战士从草窝中将一个满身脏污的人拎出来的时候,他脑袋上的那口铁锅早已被打成了“马蜂窝”。 这人没穿军装,大肚腩从破烂的衣服中挤出来,看起来滑稽极了,我军战士没想那么多,便将此人放了。 此人叫安春山,脖子粗短,肚皮圆滚滚的,压根没有什么军人的气质,在此次新保安战役中,他奉命率部前往新保安救援。 这场战役进行到中期,解放军以数倍的兵力将新保安守军围困,傅作义得知消息之后,十分焦急,于是,便派出援军。 安春山这边一听说是要救郭景云,竟然直接装睡觉,这次两人的狭路相逢,结局可谓悲惨凄凉。 两人是宿敌,恰恰都有各自的脾气,即使是战争当前也不能打开心结,这样的劣根性导致他们被解放军打的落花流水,毫无还手之力。 没有凝聚力的军队想打赢是不可能的,但按照郭景云的想法,只要有援军,一定会得救。 可在援军到来之前,他却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既然要来援助,就应该把率部来到城下接我们,否则,我们就坐在城中不走。” 安春山气的脸红脖子粗,本来他因为宿怨就使救援任务滞后,这一下,他干脆也破罐子破摔。 “好你个郭景云,你都快被解放军打的裤衩子都不剩了,还跟我叫板,我们就到马圈,你不来就等死吧。” 之后,郭景云无数次在军中对他破口大骂,丝毫不注重形象,他甚至以为,这场仗打败了,都怪援军不利。 援军与守军决裂,这简直就在给我军创造机会,眼看着我军前来增援的兵力越来越多,我军军中洋溢着一片喜悦的氛围。 反观郭景云军中,一片死气沉沉,他心中也焦急,但始终不肯服软,而我军则越战越勇。 傅作义心中也焦急,即使当时他卧病在榻,依旧对郭许下承诺:“放心,我会再派增援过去接你。” 这次他打算派出的是郭曾经带过的队伍,只是,眼看着我军即将突破城墙,增援部队依旧未到,甚至再打安春山的电话,已经打不通了。 此时的安春山也狼狈至极,他问候着郭景云的十八代祖宗,更是在边打边退中,将自己弄得狼狈至极。 我军对新保安势在必得,即便里面被围困的第三十五军是有名的抗日军队,在我军的强攻下,他们依旧一溃千里。 在我军攻进城中时,郭景云选择自尽,他最终为自己的自负付出了代价。 而安春山的军队打着丢着,很多士兵本就对内战产生厌战心理,遇到强势的我军,干脆都消极应战。 安春山也没办法,连他自己都已经在计划着怎么逃跑了,他正这样打算着,我军队伍就打过来了。 104军没有多做抵抗,很多士兵都放下了枪,安春山心想:小兵还好,我是军长,要是被逮,肯定没有活路,干脆蒙混过关,反正他们也不认识我。 于是,在我军盘问的过程中,他一头扎进草丛中,还顺势将伙夫的那口大锅顶在脑袋上。 等他被拎出来的时候,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吓得双腿直打哆嗦,话都说不利索。 “军爷,我就是个厨子,啥也不知道,别杀我呀,我全身上下最值钱的就是这个破表,老总看我做饭做得好赏的,我自愿上交。” 我军战士看他这样子没怀疑,直接问:“想参军还是想回家?” “回家,我早就想回去了。” 说完,他手上便被塞进了两块银元,“拿着钱从这方向走,沿路都已经解放了,没人会伤害你。” 安春山顿时心中难受极了,说不上来,银元对他来说算啥呀,他可是军长,要什么没有,可他就是觉着不是滋味...... 中途盘查的时候,他凭借着自己的圆滑的演技一路回到军中,自己成了光杆司令,压根没脸见傅作义。 那时候,军中已经人心不稳了,傅作义身边没有多少可用之人,于是,便决定再给他一支军队。 “您觉得这仗打得还有意思吗?”“没意思”“我跟解放军交过手了,凭我感觉,咱们很难和他们对抗,守到最后,说不定和郭景云一个结局。” 安春山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出这番话,只是由衷觉得解放军能赢是应该的,他们不过一盘散沙。 傅作义本来心中就有动摇,因为这样的话也渐渐想开了,于是,北平和平解放,全程军民欢呼雀跃犹如过年。 安春山心中也高兴,解放后,他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心境和思想上有了极大的进步,那两枚银元,还真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信息来源:《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战场记忆--平津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