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顾客去串串店吃了119根串串,结果买单的时候,商家数出来的却是222根!顾客觉得这就是欺诈 要求退一赔三,可商家却说:“都是小事情,应该互相理解,为啥非搞3倍赔偿?” 男子与朋友相约去吃串串,吃完以后招呼服务员前来结账。服务员来到桌前,并未仔细一根根地数签子数量,而是掏出一款用于统计签子数量的软件 APP,对着桌上的签子拍了张照,随后便离开了。 到了收银台结账时,收银员在电脑上输入签子数量为 222 根。男子看到这个数字后,顿时觉得不对劲。 他心想,自己和朋友这一顿怎么也吃不了这么多签子呀。于是,他要求亲自手动数一遍签子。 一番仔细清点后,签子实际数量竟然只有 119 根!这与商家所统计的 222 根相差了将近一倍,男子直呼这也太离谱了。 男子暗自庆幸自己多了个心眼去数签子,不然岂不是平白无故被商家多收了一倍的钱? 他认定商家存在欺诈行为,便要求商家按照退一赔三的标准进行赔偿。 然而,商家却称平时使用该软件统计签子数量都很准确,这次只是软件出了问题,愿意将差价退还给男子。 商家还劝说男子,大家相互理解一下,没必要非要退一赔三。 但男子觉得商家的说法难以接受,他认为这对消费者太不公平了。 要是自己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商家不就轻轻松松把多算的钱赚进了口袋?为了讨个说法,男子将此事发到了网上,希望大家来评评理。 有网友说,误差三,五根,尚可,近百根,这老板不厚道,三倍赔偿必须的! 也有网友说,有一次我和我老公去吃串串,差点被蒙二十几块,还是常去的,老板解释员工数错了,二十几根签子也是一小把呢,居然“数错”?蒙一个算一个吧! 还有网友说,从未见过如此厚颜的老板!肯定坑了不少人了吧,没想到,遇到一个较真的! 那么从法律上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在这起事件中,判断商家是否构成欺诈是关键。欺诈的构成要件通常包括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消费者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商家使用软件统计签子数量出现了与实际数量相差近一倍的情况,如果商家明知软件可能存在问题而继续使用,或者在软件出现错误后故意不纠正并按照错误数量收费,那么就可能构成欺诈行为。 然而,商家声称是软件出现问题,并非故意为之。但这也不能完全排除其责任,商家有义务确保所使用的统计工具准确可靠,并且在消费者提出异议时,应该积极配合调查和处理。 如果商家在日常经营中经常使用该软件且未出现问题,此次确实是软件突发故障,那么商家及时退还差价并诚恳道歉,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态度。 但男子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商家的这种解释在未被发现错误时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如果消费者没有细心发现问题,就很可能遭受经济损失。这也提醒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保持警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商家也应该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以保障交易的公平公正,维护良好的商业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