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桐城一派
民以食为天,吃是文化、是学问、也是艺术。
无论是八大菜系,还是十大菜系,大抵逃不过“酸甜苦辣咸”这5种味道。
人生也是如此。
疫情三年,五味中的甜肯定是缺席已久,苦辣咸基本上是主旋律,而领衔的非“酸”莫属。
一根小小的棉签撬动天下诸“喉”,让老百姓尝尽了人间“酸”味。
核酸的乱象,由来已久,直到帝都雷霆出击捣毁三家核算机构、刑拘了几十人为止,这乱象是不是该消停了?
没有,反而变本加厉,关于“酸”味浓浓的故事,依然在我们身边上演。
一
种种迹象表明,核酸检测的自费时代即将来临。
现在说核酸检测是门大生意,估计没有人反对吧。14亿人,即便做一次1元计算,就是14个亿啊。
以前做一次核酸200起步,现在低至3.5,政府买单,不管医保支出还是财政包干,反正不用老百姓掏腰包。
但现在,这种免费的时代要走到尽头了。
四川省阆中市,在全国范围里打响自费核酸检测第一枪。这个拥有常住人口62万的县级市,从5月30日开始,每周开展一次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自理,每人每次3.5元。
据悉,陕西省、甘肃省、河北省的部分地区也接着跟进,要推行常态化核酸检测自行付费的措施。
就连魔都也坐不住了,宣布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的检测服务免费至6月30日。也就是说,从7月1日起,常态化核酸检测要自费了。
可以想象,魔都的口子一开,各地群起而效仿,核酸自费就不再是遮遮掩掩,而是堂而皇之了。
常态化核酸检测自费,将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二
动态清零的初心是好的,但现在已经被扭曲得不成样子。随随便便一句话,就搞全民常态核酸,数以亿计的财富被一根根棉签轻轻划走。
一些地方几个月都没有阳性了,也不存在传播风险,但偏偏无休止地核酸核酸,一轮接着一轮,似乎不检出阳性誓不罢休。 最可怕的是,还不能质疑,不能反对,不能逃避。
一旦不按时做核酸,轻则不能进公共场合、不能回自己居住的小区,重则拘留10天并罚款500元。
吉林四平发布《关于6月2日开展城区居民核酸检测的通告》,要求对于两次以上未参加核酸检测者,依法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纳入失信人员名单,在媒体上进行公开曝光。
最可笑的是有个专家站出来煽风点火,说核酸检测不仅要收费,而且应该收高价,比如涨到20元至50元每次,并加密频次,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确保大家的生命健康,还能为地方财政补血。
许多地方实行自费核酸,说穿了,就是财政吃紧了。阆中就实话实说,免费核酸检测,咱财政承担不起。
财政吃不消,老百姓自费就吃得消?一轮接着一轮核酸,一年下来,这可是一笔不菲的额外开支啊。
现在出门,绿码不绿码不重要,行程卡也可以忽略不计,重要的是核酸,是48小时的,还是72小时的。
核酸检测,无非就是为了那“阴性”两个字,为了能够自由出入公共场所。
自费核酸,就是让你反复花自己的钱证明自己是清白的。
这不是明目张胆地羞辱人吗。
三
那个狗屁专家的建议,还真有人响应。
我看到一张海报。超白金档的VVIP服务,上门单采一对一服务,2小时出报告,3000块一个人;白金档的VIP服务,4小时出报告,2000块一个人。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贫穷真是限制了我的想象。有钱,真好。不仅是一对一的服务,还是上门的贴心服务。
这个价格,比那个狗屁专家还狠,简直是吓死宝宝了,赶紧喝口茶压压惊。
更离奇的事还有。
6月1日,河南省推出的双人便民核酸采样屋正式亮相。照理说这是好事,是便民的措施,但离奇在哪呢?
网友爆料说,该小屋被一家刚成立10天的公司独家中标,像是为其量身定制一般。
而且更奇葩的是,这个采样屋的设计不合理,无论是采样的工作人员,还是被采者,姿势不雅观,还别扭难受。采样者蹲在椅凳子上,被采者跨着马步身体前倾。
有心的网友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这种款式的小屋,在淘宝上最贵的才1.3万多元/个,而这次政府采购的这批小屋,价格竟高达4.68万元/个。
这屋的材料有多高级,造价这么贵。
据悉河南全省要采购1.4万个,数学好的同学,你帮算算,这得花多少钱。
海乐苗(郑州)智能物联有限公司,一个成立仅10天的单位就一举中标,而且中标价格高得这么离谱,匪夷所思啊。
这背后如果没有猫腻,打死我也不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