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顾祝同执行军务,路过家乡,偶然想起结发妻子,于是回家去看望,谁知进门见妻子肚皮鼓

顾祝同执行军务,路过家乡,偶然想起结发妻子,于是回家去看望,谁知进门见妻子肚皮鼓了,扭头就走,第二天报上新闻,顾宅起火,烧毁房子财物也损失不少,最不幸的是顾妻烧死了。 妻子惨死,顾祝同还是从新闻上得知的,知道之后,他轻飘飘地交代下属去办理后事,甚至懒得亲自为发妻收尸。 在顾祝同的心里,对于结发妻子的那点儿感情,早已简化为一个从不提起名字杨氏,甚至杨氏和他的一儿一女,顾祝同都接过来给第二任妻子徐文蓉抚养。 除了名分还在,杨氏和顾祝同之间跟恩断义绝没什么差别,难道二人有什么难堪的过往吗? 顾祝同是蒋介石亲信,可是在同僚心中,这位地位不凡的国民党军队师长,却被讥讽为“顾粥桶”。 那些知道顾祝同底细的人,都说顾祝同平生最行的一件事,就是风流。 顾祝同的原配妻子杨氏,是早年由顾家做主娶的女人,对于杨氏,顾祝同说不上有感情,不过是完成结婚生子的人生必经之路而已。 这段婚姻有点像顾祝同为了离家远游的一种置换,先成家后立业,结婚之后顾祝同才有机会外出闯荡。 此前顾祝同一直被继母苛待,父亲是教书先生,家境也不富裕,他小时候过的很不快乐,在这样的环境下,顾祝同和杨氏的结合,自然也称不上什么美满。 顾祝同从保定陆军学校毕业的时候,已经27岁,在国民党将领中,起步的时间算晚的。一入军营,顾祝同体会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对于家中朴实无华的杨氏,更是不愿多想。 他军营内忙着结交人脉,攀附上官,对家里的事情不闻不问,杨氏为顾祝同承担了照顾家庭的责任,任劳任怨、从不抱怨。 此时顾祝同频繁出入舞厅饭馆,周围莺莺燕燕不少,每天花天酒地不亦乐乎,同僚的人都知道顾祝同的风流秉性。 顾祝同对蒋介石忠心耿耿,两人初见之后,顾祝同就是蒋介石的铁杆追随者,他此后的命运也随着蒋介石沉浮。 因为蒋介石的缘故,顾祝同官运亨通,很快就升到了师长的位置,这时候有身份有地位,家中相貌平平、没有见识的“丑妻”,就更加不被顾祝同待见了。 顾祝同很快迎娶了一位大家闺秀许文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顾祝同为娇妻买了一幢大别墅,坐落在繁华的上海。 杨氏则成为了老家宅子里的“黄脸婆”,顾祝同鲜少看望。其实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国民党高管中很常见,顾祝同对此毫无心理负担,也不会分心去体谅杨氏的想法。 甚至在顾祝同将乡下的一双儿女接过来的时候,都没有想着将杨氏安置在哪里,杨氏最后孤苦伶仃地在乡下的宅子里,浪费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杨氏年岁渐长,再加上闭门不出,除了操持家事没有其他可以放松的事情,杨氏越来越不像一个师长夫人,倒像一个农村妇女。 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杨氏每天连对镜孤芳自赏的闲心都没有,描眉画目也无人可知,她失去了柔软纤细的腰肢,因为生育留下的肚子,在每天粗狂的饮食中,逐渐越吃越圆。 有一回顾祝同执行军务,偶然路过老宅,突发奇想停下来看望杨氏,杨氏又惊又喜,出门迎顾祝同的时候,连衣服都来不及换。 裁剪不合身的衣裳,在身材日渐丰满的杨氏身上,被撑的几乎要变形了,杨氏正在做家务,头上汗津津的,闻惯了脂粉香气的顾祝同,立刻皱起了眉头。 顾祝同连一杯茶水都没喝,匆匆离开了杨氏,他的心中十分抱怨,恨不得抹去有这样一个结发妻子的事实。 第二天,顾家老宅发生意外,杨氏在大火中丧生,房子和财产都被大火毁的七七八八,顾祝同听到后,心情却没有什么波动,仿佛这是别人家发生的惨剧。 突发大火来得蹊跷,顾祝同却没有追根究底的想法,杨氏嫁给顾祝同短短几年就劳燕分飞,最后的结局草草收场,令人唏嘘。 杨氏这一生,在顾祝同心里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连回顾顾祝同过往的时候,杨氏都只有一句简单的概括,她的无奈与心酸,没有在顾祝同的生命里掀起一点波澜。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42
用户18xxx42 4
2025-05-19 16:43
狼心狗肺的人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