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南京看守所内,一名死刑犯刑期将近,他一边哭着,一边争分夺秒地翻阅字典,想研究出减刑的办法,没想到真让他找到了! 1992年的南京看守所里关押着一位特殊犯人。 这个叫仲开龙的年轻人原本有着令人羡慕的前程,却因贪污受贿被判死刑。 在生命倒计时的日子里,他捧着一本翻烂的《新华字典》,整日趴在水泥地上写写画画,硬是赶在死刑执行前捣鼓出个发明专利,把命从鬼门关拽了回来。 仲开龙的老家在江苏如皋乡下,家里穷得叮当响。 这小伙子打小就机灵,书本上的东西一学就会。 1984年考进省外贸学校那会儿,全村老少都来道喜。 那时候大学生金贵得很,毕业直接端上铁饭碗。仲开龙被分到国营单位当开票员,手里管着公章发票,年纪轻轻就掌着实权。 刚开始他还记得老娘的嘱咐,做人要本分。可架不住那些生意人天天围着转,钞票一摞摞往跟前推。 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仲开龙守着金山银山,终究还是动了歪心思。他借着开票的便利,里外勾结做假账,几年功夫就贪了上百万。 搁那时候,普通工人一个月才挣两百块,这数目能把人吓出心脏病。 纸终究包不住火。单位查账时发现大窟窿,公安上门逮人那天,仲开龙正数着刚到手的好处费。 1992年法院判了死刑,他瘫在被告席上,满脑子都是老家驼背的老爹和刚会走路的娃娃。 看守所里,律师给他指了条明路:要是能搞出重大发明专利,说不定能保命。 仲开龙像抓住救命稻草,托狱警买了本《新华字典》,白天黑夜地研究汉字结构。 同监舍的犯人笑话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权当耳旁风,咬着牙在水泥地上画编码表。 还真让他琢磨出点名堂。当时流行的四拼法打字复杂,仲开龙想搞个更简单的输入法。 他把汉字拆成笔画和部首,像搭积木似的组合编码。看守所民警见他真下了苦功,帮着递材料跑手续。 赶在死刑复核前,这份叫《全息中文码》的发明愣是通过了专家评审。 死刑改死缓的消息传来,仲开龙抱着那叠写满编码的草纸又哭又笑。 后来他在监狱里积极改造,无期徒刑又减到20年。 那些年他帮着监狱搞电脑培训,还琢磨着改进输入法。 听说有年轻犯人想学技术,他总拿自己当反面教材:人呐,走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要说这人的命数也真难料。2017年刑满释放的仲开龙,头发白了大半。 有记者去采访,发现他在老家开了个电脑培训班,专门教农村孩子学技术。 问起当年的事,他摆摆手不愿多提,只说现在国家推行数字化办公,他这套编码方法还能派上用场。 听说他现在常去学校做公益讲座,讲计算机发展史时总要捎带提两句:技术是把双刃剑,用好了造福社会,用歪了害人害己。 信息来源: 新华网《从死刑犯到计算机教育者:仲开龙的救赎之路》 澎湃新闻《特殊发明背后的生死时速》 江苏省司法厅档案资料《在押人员发明专利减刑案例汇编》 南京日报《全息中文码发明者出狱后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