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廷将驻守西北的军队调回中原平定叛乱,吐蕃趁机出兵,占领了陇右、河西之地,甚至进逼长安。同时,吐蕃又攻占了松州(今四川省松潘县)、宝州(贵州威宁县)等地,导致唐朝丧失了四川西部的控制权。此后,吐蕃依仗强大的兵力,每年都要进犯唐朝,在郭子仪、马璘等将领的指挥下,唐军数次击败吐蕃军队。大历末年,吐蕃内部出现矛盾,对唐的侵略有所减轻,并出现了遣使请和的情况,虽然双方总体仍处于战争状态,但唐廷的战争压力大大缓解。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大为衰弱,唐朝与周边藩属国的藩属关系也有所失序。李豫即位后,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册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封他为检校太尉,以此重建唐朝与渤海国的藩属关系。之后,渤海国王大钦茂时常派遣使者前来觐见,唐与渤海的关系得以逐渐恢复。 李豫即位之初,回纥的登里可汗曾率军与唐军共同平定叛乱,李豫也命御史大夫尚衡前往宣慰回纥军队。而在吐蕃进攻唐朝时,回纥在关键时刻拒绝与吐蕃联盟,唐朝的北方地区得以安定。在大历年间,回纥也曾几次出兵唐朝,但并未造成大患。总体而言,唐与回纥的关系较为友好稳定。 天宝年间,唐与南诏发生战争,之后,南诏便背离唐朝,转投吐蕃,并在吐蕃的庇护下蚕食唐的西南边疆。而李豫在位期间,南诏在侵占唐朝的部分疆土后,转而经营国内发展,并未对唐朝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