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不要提伊朗了,难成大器!去年年底,伊朗空军司令亲自试飞了中国的歼-10C战斗机,

不要提伊朗了,难成大器!去年年底,伊朗空军司令亲自试飞了中国的歼-10C战斗机,试完还夸了一通,说这飞机"性能优秀""让人印象深刻",当时不少人觉得,这单生意稳了,伊朗肯定要买,结果半年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搞得跟"雷声大雨点小"似的。

其实这种 “试了不买” 的戏码在军贸市场并不罕见。就像你去 4S 店试驾顶配车型,销售笑得比亲妈还甜,结果你出门右转买了隔壁品牌 —— 国际军火交易本质上也是门生意,尤其涉及战斗机这种动辄几十亿的大单,背后牵扯的远不止技术参数。

伊朗作为被西方制裁多年的国家,买战斗机得像玩拼图游戏:既要考虑政治站队,又要解决货币结算,还得平衡国内派系利益,甚至连飞行员培训体系都得重新洗牌。

先说政治账。中国作为中东和平的推动者,不可能为了一单军售得罪整个阿拉伯世界。

歼 - 10C 搭配霹雳 - 15 导弹的组合,对沙特、阿联酋这些海合会国家来说不亚于一颗政治炸弹 —— 毕竟他们连 F-35 都没配齐,突然冒出个能压制自家战机的邻居,搁谁都得失眠。

而俄罗斯就没这顾虑,反正已经和西方撕破脸,巴不得多找几个 “反制裁同盟军”。

更绝的是,俄罗斯直接用苏 - 35 换伊朗无人机,连外汇都省了,这种 “以物易物” 的操作简直是为伊朗量身定制的 “制裁生存指南”。

再看经济账。伊朗被制裁得连石油出口都得偷偷摸摸用 “灰色渠道”,哪来的美元买中国战机?就算想用人民币结算,国内银行系统被 SWIFT 踢出局,跨境支付比西天取经还难。

反观俄罗斯,直接甩出 “无人机换战斗机” 的方案 —— 伊朗提供自杀式无人机支援俄乌战场,俄罗斯则把埃及退货的苏 - 35SE 转手卖给伊朗,既解决了俄军无人机短缺的燃眉之急,又帮伊朗清空了库存武器,堪称 “制裁时代的双赢典范”。

最关键的是技术自主心结。伊朗作为中东军工 “自研狂魔”,从仿制 F-5 战斗机到山寨 S-300 导弹,骨子里就透着股 “求人不如求己” 的倔强。

苏 - 35SE 虽然航电落后,但胜在技术架构简单,更容易拆解仿制;而歼 - 10C 的电传飞控和有源相控阵雷达太过先进,反而让伊朗担心 “消化不良”。

这种 “宁要俄罗斯的白菜,不要中国的龙肉” 的心态,本质上是被制裁逼出来的生存策略 —— 毕竟哪天西方制裁加码,还能靠逆向工程维持战力。

不过这场军购博弈里最值得玩味的,是中国的 “佛系” 态度。按理说歼 - 10C 无论性能还是价格都更具竞争力,但中国始终没像俄罗斯那样 “跪着卖武器”。

这背后既有 “不干涉内政” 的军贸原则,也藏着更深的战略考量 —— 中东局势缓和后,歼 - 10C 可能成为中国推动自贸区建设的 “战略棋子”,而不是急于套现的 “快消品”。

这种 “放长线钓大鱼” 的耐心,反而比俄罗斯的急功近利更显大国格局。

现在最尴尬的反而是伊朗:原本想借苏 - 35SE 提升空军战力,结果俄罗斯在技术转让上卡脖子,连零部件供应都设关卡,活生生把军购变成了 “武器租赁”。

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咬咬牙买歼 - 10C—— 毕竟中国提供的不只是战机,还有预警机、数据链等整套空战体系,这才是真正能改变战场规则的 “硬通货”。

但话又说回来,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伊朗这种 “夹缝中的棋手”,或许从来就没有真正的选择权。

评论列表

老实的坏人
老实的坏人 3
2025-05-19 21:20
不买你的东西就说人家难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