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降低了对华关税,但并不能让美国人免受物价上涨和短缺的困扰】
(CNN)中国商品运往美国的关税大幅下降,可能让消费者觉得终于有了显著的缓解——至少与之前相比是这样。但在实际中,可能并不会让他们有这种感觉。
由于时间至关重要——新的关税只是暂时的,企业正急于完成订单,赶在关税降至最低30%(而不是145%)时,将在中国制造的产品装上船和飞机,为此他们支付了高额费用。
这肯定会侵蚀企业因关税降低本应获得的节省。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来自中国(美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的许多商品价格仍可能保持高位。
新的关税调整是在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和中国政府官员在日内瓦会晤后实施的,双方同意在谈判继续进行的90天内降低对彼此商品的关税。
但目前还不能确定部分停火是否会持续整个90天。即使会,新的关税水平也尚不清楚。
——支付高额费用
缅因州点公司(Maine Pointe)消费业务部门的管理总监安德鲁·雷德(Andrew Rader)表示,他所指导的客户发现中国的生产成本全面上升。缅因州点公司是一家全球供应链和运营咨询公司。
他指出,工厂主正在为员工提供加班费,并提供其他类型的奖金,这是不寻常的。用于消费品的关键原材料,如塑料和金属,价格已经上涨了“超过10%甚至更多”。
除此之外,由于订单激增,更多的工厂正在提高企业所需下的最小订单量。
这意味着企业可能会陷入持有高于理想水平的库存的困境,这不仅涉及到存储成本,而且还要支付更多费用来生产这些产品。他说,有些企业不得不支付相当于六个月的产品费用,而不是三个月的库存。
在计算完所有这些生产成本后,雷德估计,从中国进口商品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生产商品的成本增加了15%到25%。这还不包括由于需求激增而上涨的运输成本,以及仍然存在的30%的关税。
不过,与145%的关税相比,这仍然是相当可观的节省,雷德告诉CNN。
——美国消费者支付的价格
企业所承担的额外成本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然而,就像任何关税一样,价格并不一定会与额外费用以相同的幅度上涨。这是因为企业往往会吸收部分增加的成本,而不是大幅提高价格,以留住客户。
但消费者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价格,圣克拉拉大学利维商学院的商业和分析学教授安迪·蔡(Andy Tsay)说。
“供应链中增加的任何成本和风险都必须以某种方式体现出来,不一定是通过终端价格上涨,但可能是通过不太明显的方式。”他说。例如,鉴于企业在从中国进口更多商品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成本,更多的商品可能会缺货。
还有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商品打折的频率可能会降低,折扣力度也会更小。”
此外,也有可能新产品根本无法进入市场。
此外,这种来来回回的波动可能会导致美国消费者因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而陷入高物价困境,即使他最终调整了关税税率。
蔡教授说:“如果企业从这次被迫的实验中发现,它们之前低估了消费者对某件商品的支付意愿,那么即使关税取消,价格也不太可能完全降下来。”特朗普关税中美相互24%关税90天内暂停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