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0年乾隆如厕时发现私密处流出鲜血,御医不敢说出口,只写下药方:和皇后同吃同住100天即好 要说最让乾隆头疼的,还得数那碗“八珍糕”。 茯苓山药磨得细碎,掺着人参粉蒸成白玉似的块儿,他嚼着直皱眉:“这不就是喂鸟的食儿?”富察氏抿嘴笑:“陛下且当吃个新鲜,总比血染奏折强。” 打从搬进皇后宫里,御膳房送来的吃食全变了样。 往日油汪汪的挂炉烤鸭换成清蒸鲫鱼,西域葡萄酒改泡菊花枸杞茶,连最爱的玉泉酒坛子都被悄悄撤走。 乾隆半夜饿得慌,刚想传碗羊肉面,就瞧见皇后端着热腾腾的八珍糕立在帐外。 这糕点看着素净,里头门道可深。 江南进贡的糯米要泡足三个时辰,茯苓得用晨露磨粉,蒸笼底下还得垫着晒干的艾草叶。 有回小太监偷吃半块,被富察皇后逮个正着,倒也没罚他,只说:“仔细你夜里燥得睡不着。” 日子久了,养心殿的案头总搁着碟八珍糕。 乾隆批折子时顺手拈一块,竟咂摸出点清甜滋味。 某日早朝前,他指着自己新做的腰带跟太监显摆:“瞧瞧,松了两指宽!”底下大臣们憋着笑不敢接话,谁不知道皇上这三个月被皇后喂得脸都圆了一圈。 后来宫里娘娘们争相学做八珍糕,御花园碰见了都要比谁蒸得松软。 倒是富察氏宫里的小厨房,依旧雷打不动寅时起灶——那蒸笼里飘出的药香混着米香,飘过三重宫墙,成了太监宫女们晨起当值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