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79年,赞比亚从中国买了12架歼6战机,在交易当天,赞比亚竟然赖账,只交付了

1979年,赞比亚从中国买了12架歼6战机,在交易当天,赞比亚竟然赖账,只交付了一百万美元,世界各国纷纷嘲笑中国是“冤大头”,而赞比亚接下来的做法让全世界“眼红”中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9年,赞比亚与中国签署了一份军事采购合同,打算购买12架中国生产的歼6战斗机,这款战斗机是我国在苏联米格-19基础上自行研制而成的,性能稳定,维护成本较低,深受发展中国家的青睐。   当时这笔订单总价为970万美元,原本是一次对中国军工产品的认可,也被中方视为一次加强与非洲国家合作的机会,可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   在交付当天,赞比亚只支付了154万美元的预付款,便把12架歼6全部运走,按照协议,这只是第一笔款项,剩下的816万美元应在规定时间内结清。   可到了时间,中国多次催款,赞比亚却始终推脱不还,这件事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不少西方国家对中国冷嘲热讽,称中国成了“冤大头”,白白送了12架飞机出去,一些媒体还将其当成笑谈,借此贬低中国的对外贸易能力和谈判经验。   本来,中国在这笔交易中已经让了很大的步,价格上极为优惠,付款方式也做了调整,甚至考虑了赞比亚当时困难的财政状况,但在面对欠款问题时,中方没有选择强硬对抗,而是派人前往赞比亚实地调查。   在卢萨卡,工作组发现,赞比亚国内正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由于前几年全球铜价暴跌,这个靠出口铜矿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国家,外汇大幅减少,加上长期以来的外债负担沉重,赞比亚财政早已捉襟见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代表提出了一个务实方案:不再追究利息,允许分期偿还,并同步提供部分技术援助。   这种处理方式与西方国家的催债不同,不靠金融压力,而是从合作出发,给对方一个恢复的机会,后来,中国在当地援建了医疗设施和纺织厂,帮助赞比亚解决部分就业和民生问题,也促进了经济回暖。   到了1985年,赞比亚经济开始有了些起色,主动表示愿意恢复偿还,虽然金额不大,但每年都有,直到90年代末尾款全部结清。   这段时间里,赞比亚并没有中断与中国的合作,还多次向中国追加军购订单,包括运-12运输机和K-8教练机,中国则继续提供维修服务和人员培训,合作基础不断扩大。   这段被西方看作笑话的交易,随着时间推移变成了一个反转的故事,中国当初的耐心和包容赢得了长期合作,赞比亚也逐渐意识到中国的立场始终是平等互利。   1990年代后,中赞双方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2007年,中赞经贸合作区正式启动,一批中国企业在此落地,建设铜钴采选和纺织加工项目,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也使资源开发的附加值大幅提升。   在这笔最初被视为“失败”的军售中,中国虽然起步受损,但最终以一种稳妥而不张扬的方式,实现了更广阔的外交和经济成果。   赞比亚总统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真正的合作伙伴,是在对方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手,而不是趁火打劫,这番话被镌刻在卢萨卡的中赞友谊纪念碑上,也成为两国关系的真实写照。   四十多年来,中非合作在这样的互信基础上不断延展,这场关于12架战斗机的交易,也成为了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经典案例,不是因为赚了多少钱,而是因为以诚相待的方式,换来了真正的伙伴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没有被一次迟付的尾款所击倒,而是用几十年时间,将一桩看似失利的买卖,变成了一段值得骄傲的外交成就。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南阳政法——合同被烧,赞比亚拒付12架歼6的尾款,中方协调后再获2亿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