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1年,10万志愿军被美军包饺子,一向淡定自若的彭老总心急如焚连忙向毛主席

1951年,10万志愿军被美军包饺子,一向淡定自若的彭老总心急如焚连忙向毛主席求助。毛主席苦思3小时,当即下达8字命令。众将一听都懵了,彭老总却直呼高明。 1951年5月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第五次战役打得天昏地暗。 咱们的部队原本势头挺猛,突破临津江防线后直插汉城,眼瞅着要把美军往南边撵。可谁也没想到,美军司令李奇微这老狐狸早就憋着坏水,专等着咱们往坑里跳。 那时候志愿军往前冲得太急,后勤跟不上趟儿。战士们背的炒面袋子早空了,子弹也快打光了,可大伙儿还咬着牙往前追。 李奇微就瞅准这个空子,故意装出败退的样子,让咱们的部队往北追。 等咱们追到汉城附近,才发现上当了——美军的坦克大炮早把两边的山路给封死了,天上飞机嗡嗡地往下扔炸弹,硬是把咱们十万人马包成了饺子馅。 彭老总在前线指挥所急得直转圈,地图都快被他盯出窟窿了。参谋们合计来合计去,愣是找不着突围的法子。 眼瞅着包围圈越缩越小,彭老总一跺脚,连夜给北京发急电。电报传到中南海,毛主席饭都顾不上吃,把军事地图往炕上一铺,捏着红蓝铅笔琢磨了三个钟头。 要说毛主席真不是一般人,他看出美军这包围圈有个致命伤——战线拉得太长,中间衔接不牢靠。 天亮那会儿,他给前线回了八个字:"两头发力,转守为攻"。彭老总接到电报一拍大腿,立马明白这是要里应外合捅破敌人的铁桶阵。 当时被围的部队接到命令,不躲不藏了,集中火力往东边薄弱处猛攻。外头的援军接到信儿,也抄近道往包围圈里打。 这下可热闹了,美军原本打算包饺子,没成想被滚烫的饺子馅烫了嘴。志愿军从里往外打冲锋号,外头部队拿迫击炮开路,硬生生把包围圈撕开个口子。 可这仗还没打完,美军吃了亏哪肯罢休?他们开着坦克撵着咱们的屁股追,眼瞅着要把撤退路线截断。 彭老总急了眼,把63军军长傅崇碧叫来:"就是拼到最后一个人,也得给我钉死在铁原!"这话说得狠,可谁都知道铁原这地方要是丢了,整个战线都得崩。 63军的弟兄们真是豁出命了,美军四个师带着上千门大炮压过来,炮弹跟下雨似的往阵地上砸。 189师的战士守着山头,前边的打没了后边的顶上,手榴弹甩完了就拼刺刀。有个连队守着山口四天四夜,打退敌人十几次冲锋,最后全连就剩下七个能站着的。 打到后来,阵地上连块完整的石头都找不着,全被炸成了粉末。 就这么死扛了半个月,63军两万多人打得只剩三分之一。可他们硬是没让美军往前挪一步,给大部队撤退挣出了活路。 等主力撤到三八线,彭老总亲自给63军发电报,说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提气的一仗。 回过头看毛主席那八个字,真应了"四两拨千斤"的老话。他老人家在北京城,光凭电报和地图就把战场看得透透的。 这招"两头发力"不光破了美军的包围,还教会咱们个道理——打仗不能光挨打,得找准机会反咬一口。后来志愿军总结经验,专门研究怎么破解美军的"磁性战术",这都是从铁原血战里得来的教训。 这场恶仗打完,两边都消停了一阵。美军算是明白了,想一口吃掉志愿军那是做梦。咱们虽然伤亡不小,可也打出了威风。 后来停战谈判的时候,美国人再不敢提什么"军事分界线",老老实实坐在了谈判桌前。要说朝鲜战场教会咱们什么,那就是再厉害的武器也抵不过人的决心——63军的弟兄们用命换来的时间,给新中国挣来了说话的本钱。 现在想想,那时候是真不容易。战士们饿着肚子扛枪打仗,指挥员几天几夜不合眼。可就是凭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头,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铁原阻击战过去七十多年了,阵地上炸碎的石头早长了草,可当年那股精气神,到现在还刻在中国军人的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