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2年,女游击队员不洗脚的怪癖,引起队长甄凤山的怀疑。夜半,他派妻子偷偷查看

1942年,女游击队员不洗脚的怪癖,引起队长甄凤山的怀疑。夜半,他派妻子偷偷查看,一看之下两人倒吸一口凉气。

时年32岁的甄凤山早已是令日伪闻风丧胆的传奇人物,这位生于定县东朱谷村的回族汉子,1931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组建起威震冀中的抗日武装。

据《定州市志》记载,他曾在定县城门三夺日军步枪,迫使敌伪悬赏三万银元买其头颅,其妻王均同样巾帼不让须眉,这位裹过小脚的农村妇女不仅承担游击队后勤,更在1941年反扫荡中穿越三道封锁线传递情报。

该年10月,鲁中军区接连遭遇精准打击:存放药品的地窖被日军飞机炸毁、秘密粮仓遭伪军突袭、转移伤员的小路总有敌军埋伏,正当甄凤山焦头烂额之际,自称北平女学生的张美智前来投奔,声称全家死于日军轰炸,这个能说会写的知识女性很快赢得信任,负责文书工作。

细心的王均最先察觉异常,她在缝补衣物时发现,张美智的布袜前掌磨损位置异于常人——正常劳作形成的破洞应在拇指根部,而此人袜子的破洞集中在二、三趾之间,联想到日军情报人员常穿分趾胶鞋的特征,王均深夜向丈夫吐露疑虑,曾在保定从事地下工作的甄凤山猛然警醒,想起1939年除奸运动中见过的日军特工脚型。

为验证猜想,夫妇俩设计"洗脚陷阱",某次行军宿营,王均特意烧好热水招呼众人烫脚,张美智推说月事不便起身时,甄凤山佯装关切走近,借着火光瞥见她脚趾间明显的茧痕——这正是长期穿着日式军靴形成的特征,晋察冀军区敌工部培训教材记载,此类茧痕需三年以上持续摩擦方能形成,绝非短期伪装可致。

放长线钓大鱼的行动旋即展开,甄凤山故意在张美智面前部署"重要任务",声称三日后将护送药品穿越津浦铁路。

当夜化装成货郎的侦察员尾随其至河滩,目睹她将情报塞进芦苇管顺流而下,第二日清晨,游击队截获的密信令众人惊骇:日军将在沙沟站部署装甲列车,并调集两个中队实施围剿。

将计就计的歼灭战在1942年11月12日打响,甄凤山兵分三路:主力埋伏于日军必经的葫芦峪,爆破组提前破坏铁路支线,精锐小队突袭沙沟站制造混乱。

当携带重武器的日军沿预定路线行进时,埋设的200公斤炸药将先头部队送上天空,游击队趁机发起冲锋,此役歼敌87人,缴获机枪3挺,彻底粉碎日军"铁壁合围"计划。

军事法庭上的较量更显惊心,面对确凿证据,张美智突然用日语咆哮,承认自己是特高课华北课长高桥义雄的养女松尾智子。

她供述的日伪渗透网络令人触目惊心:利用"拜把子"方式控制12个乡保长,在根据地22个村庄安插眼线,甚至仿制游击队服装实施离间,这份口供促使鲁中军区开展大规模肃反,清除潜伏特务19人。

甄凤山夫妇的敏锐绝非偶然,早在1938年空手夺枪时,甄凤山便总结出"观其鞋袜知敌我"的侦察要领;王均发明的"补丁暗码"传递法,使情报即使被截获也难破译。

历史学者在整理鲁南军区档案时发现,1943年日军扫荡次数同比减少43%,这与甄凤山反谍战引发的连锁反应密切相关。

被策反的伪军队长刘鸣久透露,松尾智子落网导致特高课在山东的情报网瘫痪九个月,日军不得不暂停大规模军事行动,曾经悬赏甄凤山的日军指挥官小林一男在战败后回忆:"我们输给了最朴实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