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华为召开产品发布会,正式发布鸿蒙电脑MatebookPro及非凡大师系列折叠电脑。作为鸿蒙“全家桶”一员,电脑端的首次亮相,成为打破Windows和Mac系统垄断的一次“破冰”行动。
“鸿蒙”一词源自中国神话传说,指盘古开天辟地前的世界混沌状态。华为对鸿蒙系统HarmonyOS的官方定义是“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彰显在混沌中开天地的创世之志。
此次发布的鸿蒙电脑有多处亮点:硬盘不分区、折叠形态延至PC、自由切换系统界面等。华为在AI、安全性、互联等方面具备深厚技术积累,全栈自研的操作系统,加上综合性能接近苹果M4芯片的麒麟X90处理器,标志着国产软硬件深度协同进入新阶段。
突破非一蹴而就,而是数年的布局筹谋。自2016年以来,美国政府将中兴、华为等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让中国短期内承受了出口下滑、技术受限等压力,也倒逼产业结构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2021年,华为集结万名工程师,布局2700项专利,开始研发鸿蒙电脑原型机。当Windows和MacOS背负历史包袱面临转型之窘,华为将自研发不断推陈出新,从小芯片到大终端,以技术优势掌握市场定价权,增加用户黏性,打造核心优势。
▲华为官方网站鸿蒙系统电脑宣传页。(华为官网截图)
鸿蒙电脑的推出,意味着PC端走向“自主可控”,自主生态也真正实现了全场景覆盖。鸿蒙电脑以性能比肩国际一线品牌,却依托本土化服务与创新功能,重新定义了市场竞争规则。
但实现了全场景覆盖的鸿蒙系统能否替代Windows?对于众多使用者而言,衡量一个系统的成熟程度,最重要的是软件资源生态是否丰富。
目前来看,正如微软靠Office绑定Windows崛起,华为鸿蒙电脑尚需发展自主生产、配备能代替Windows系统所架构软件的能力。但随着微软终止对华为的Windows授权风声渐盛,鸿蒙电脑或将成为“备胎”转正的第一选择。
消费者可能因软件生态局限而诟病其“不够开放”,但需意识到其当下目标多聚焦在信创市场。作为国产操作系统的里程碑,鸿蒙电脑的价值更在于其“以战养战”的战略路径,通过市场反哺生态,再向消费级领域渗透。在科技博弈背景下,鸿蒙的封闭性亦是中国操作系统安全性要求的必然选择。
对科技公司而言,多元的声音意味着民众自觉以高标准要求国产品牌,相信其具备替代老牌系统的潜力。普通用户的反馈应成为改进的重要依据,只有让系统更贴近大众需求,才能真正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
全球科技竞争已进入深水区。当国产系统打破垄断,距离华为高层提出的“三分天下”更进一步。未来,鸿蒙电脑能否从“替代选项”成长为“首选系统”,取决于华为如何平衡安全性与开放性、技术突破与用户体验。
无论如何,这场自主创新的长跑,华为已迈出坚实一步,其后续发展值得关注。(完)
作者/裴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