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威海交投原董事长吴力刚接受审查调查,国企反腐再敲警钟 5月19日,威海市纪委

威海交投原董事长吴力刚接受审查调查,国企反腐再敲警钟 5月19日,威海市纪委监委发布一则重磅通报,原威海市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吴力刚,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威海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各界关注,为威海市的政治生态和国企监管领域带来了新的震动。 公开资料显示,吴力刚在威海国企领域履历丰富。2016年威海市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后,他便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手握重大项目决策和资金审批大权。该公司主要负责全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像修路架桥、机场迁建等重大工程,都在其业务范畴内,仅是公司注册资本就高达26.44亿元。环山快速路、新机场迁建等这些备受瞩目的大项目,吴力刚都拥有关键的签字决策权。例如2022年一项改建工程,投入资金就达10个亿,如此巨额资金往来,他所处岗位廉政风险之高可见一斑。 2022年,吴力刚的职位调动也颇为引人关注,他从交通系统转任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董事长。威海北洋电气集团同样是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国企,专注于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旗下还拥有上市公司。调任两年多后,2024年5月他被免职,直至此次被查,这一系列事件紧密相连,也让外界对其任职期间的情况充满疑问。 回顾威海国企圈子的过往,并非首次出现此类事件。2019年,北洋集团前董事长谷亮就因贪污挪用大笔公款被查;去年,当地园林公司老总也因虚报收入套取资金而落马。如今吴力刚接受审查调查,再次将大众的目光聚焦到国企监管问题上。国企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威海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去年GDP达到3513亿,碳纤维、造船等产业在全国都占据一席之地,而国企在这些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如果企业领导不能坚守廉洁底线,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必然会给企业发展带来阻碍,甚至拖累整个城市的进步。 此次对吴力刚的调查,体现出威海市纪委监委在国企反腐工作上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发力。随着纪检监察手段的不断创新,AI监控、突击审计等新技术的应用,正逐渐让违规违纪行为无处遁形。这也警示着所有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权力带来的决策影响力时,更要时刻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规范用权,严守纪律红线,一旦逾越,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相信随着威海市纪委监委调查工作的深入开展,事件的全貌将逐步清晰。而这一事件也会成为威海市国企领域加强监管、整肃风气的重要契机,推动当地国企在健康、廉洁的轨道上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