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赋能自然资源管理,强化空间数据要素保障,优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推动升级迭代,基础信息平台功能不断扩展。面对自然资源管理的新形势、新需求、新场景,该局按照“从有到全、从全到优、从优到强”的思路,认真梳理工作需求,科学研判平台缺项,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持续开展平台升级工作。目前,榆林市已自主研发建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城市风貌三维管控、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电子审图、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等10余个应用系统,实现基础信息平台模块设置更全面、逻辑架构更合理、系统运行更高效、数据管理更安全、实际操作更便捷的全新平台管理模式,全面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管理数字化、科学化。同时,榆林局不断拓展基础信息平台“一张图”服务覆盖面,大力推行数据跨部门应用,与发改、林草、水利、城市管理、行政审批、榆阳机场等部门和单位实现基础数据共享,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要素保障。
二是集聚各类资源,空间数据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榆林局收集到1964年拍摄的全市域高清遥感影像,完整保存1978年后的历年全市域遥感影像;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市域航飞,制作形成了全市域0.2米分辨率高清影像;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卫星技术应用中心,建立影像更新机制,实现2米分辨率影像月度更新,0.8米分辨率影像季度更新;率先完成实景三维建设,建立中心城区不动产分层分户模型;收集各类专项规划数据,并将林草、水利、交通、生态环境、文物保护、市政建设等空间管理数据纳入信息平台,数据容量达200TB。通过对多源异构数据的集聚,算法模型的优化,国土空间数据体系日趋完善,数据处理日趋高效,实现数据聚得好、存得起、用得活,大幅提升日常管理的科学性、时效性和便利度。
三是运用平台驱动,自然资源和规划业务融合持续深化。该局充分发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驱动作用,使流程设置更合理、更科学,数据调配更快速、更精准,推动各项业务数据共享、并联办理;集成测绘数据,17项外业测绘整合为选址测绘、验线测绘、竣工测绘3项,精简整合审查审批事项9项,减少业务办理环节6个,项目审查时间缩减50个工作日以上,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进一步提升;累计服务200多个工程项目三维设计方案报建评审,全面提高城市空间规划管理与决策水平;统一测绘时空基准、土地房屋用途分类、建筑面积计算等技术标准,测绘数据适用性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榆林局将继续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努力在信息基础平台的管理功能上再丰富、应用场景上再拓展、服务共享上再发力,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贾茗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