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20的亮相为何被反复推迟?歼20,11年首飞,17年列装,这速度让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结果到了轰20,研究了整整10年,愣是连个面都没见过,这是怎么回事?
先说歼-20为啥能这么快,因为咱们在战斗机领域有几十年的积累!
从歼-6到歼-10,咱们一步一个脚印,发动机、隐身材料、航电系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慢慢啃下来的。
尤其是涡扇-10发动机的突破,让歼-20彻底摆脱了"心脏病"的困扰。
可轰-20就不一样了,这玩意儿是战略轰炸机,和战斗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当年美国搞B-2轰炸机,从立项到服役用了整整20年,花了24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400多亿),最后只造了21架。为啥?
因为隐身轰炸机的技术门槛太高了!飞翼布局、雷达吸波材料、大推力发动机,哪一样不是卡脖子的难题?
咱们中国虽然在歼-20上积累了隐身技术,但轰-20的体型是歼-20的好几倍,要做到同样的隐身效果,难度呈几何级增长。
更要命的是发动机,歼-20用的涡扇-10好歹是咱们自己研发的,但轰-20需要的是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比如传说中的涡扇-20。
这玩意儿的研发难度比战斗机发动机高多了。
美国B-2用的F118发动机,单台推力17吨,咱们的涡扇-20能不能达到这个水平?
就算技术上能突破,量产和可靠性也是大问题。当年咱们引进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光是吃透技术就用了十几年,涡扇-20要完全自主可控,还得再下苦功夫。
还有战略需求的变化,现在打仗早就不是二战那套地毯式轰炸了,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群才是新宠。
轰-20要是还按照传统轰炸机的思路设计,那可就落后了。
您看珠海航展上展出的无人机,都能组成"蜂群"执行自杀式攻击,说不定轰-20的设计也在跟着变,从单纯的轰炸机变成"空中母舰",能携带大量无人机,在防区外指挥作战。
这种颠覆性的设计调整,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咱们要是急着把轰-20推出来,难免会被美国当成靶子研究。
与其仓促上马,不如稳扎稳打,等技术成熟了再亮相,就像当年咱们搞原子弹,宁可晚几年,也要确保万无一失。
等轰-20真的亮相了,那绝对是"东风快递"的升级版,让那些想围堵咱们的国家好好掂量掂量。
歼-20的成功证明了咱们有这个实力,轰-20的推迟只是厚积薄发。
当年咱们用算盘都能算出原子弹,现在有了更先进的技术和人才,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咱们?您就擎好吧,轰-20一旦亮相,绝对是震惊世界的大杀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