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上海话里的“立壁角”是从法语来的?而“坍板”、“嘎山湖”都是英语? 最近刷到几个

上海话里的“立壁角”是从法语来的?而“坍板”、“嘎山湖”都是英语? 最近刷到几个沪语视频,里面教的上海话知识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上海话里面的“坍板”、“嘎山湖”、“立壁角”居然都是外来语![恐惧] 但对此我却深表怀疑[思考] 其中,“立壁角”是法语来的,这个我真没想到,也不作评论,但对于“坍板”、“嘎山湖”这两个词,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那些沪语博主一知半解,有点教偏差了。 首先“坍板”这个词,说是来自于英语的“too bad”。 我的疑问点是除了上海,在苏州、无锡、宁波、绍兴等很多方言土话中,都有这个词,甚至是当地的一些农村老人也会说这个词。众所周知,上海当年因为有租界,所以产生了很多外来语,但苏州、无锡、宁波、绍兴这些地方,也全都有租界?为什么他们的土话中也有“坍板”这个词呢? 上海话里有很多外来语,但不少外来语在苏州话、宁波话、无锡话、绍兴话里是没有的,为什么单单“坍板”这个词,全都受上海话的影响,都通用这个词了?甚至当地农村的本地土话也受上海话的影响了?我不太相信。 其次,这个“嘎山湖”,和英语的Gossip只是头一个音节的发音G是相同,后面几个音节发音都不一样,比如最后一个音,“嘎山湖”的最后一个音是hu或者vu,而Gossip最后一个音节是p,这两个怎么会一样呢? 我在小时候有听过一档上海话专家讲的课,其中有介绍过“嘎山湖”。因为现在有种乐器叫“二胡”,而在以前还有一种乐器叫“三胡”,而ga这个字,是拉锯的意思,上海话里锯木头就叫ga木头。 因为二胡、三胡这类乐器,如果你练的不好,听上去就像锯木头一样,而且拉二胡、拉三胡的动作也有点像锯木头,所以你如果不好好练习二胡、三胡,别人就会说:你这哪是在拉二胡,拉三胡,你这是在ga三胡嘛。就是说你纯粹是在浪费时间。 所以,老早的上海人,把没事干,无聊打发时间,称为ga三胡,久而久之,就用在了无聊瞎扯,攀谈闲聊,闲言碎语等意思上了。 关于ga这个字到底怎么写?有人认为原字是“轧”,或者是“錷”。也有人认为这个字是“解”字,因为古代有个成语“庖丁解牛”,所以锯,切,割这类动作,古上海话里就用解这个字。 解这个字在最早的上海话里就念ga,比如上海话里,”解开“念ga开,解鞋带就叫ga鞋带,所以有人认为“嘎山湖”的正宗写法应该是“解三胡” 按照这个说法,“嘎山湖”或者“解三胡”是地道的上海土话,不是什么外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