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4年,清军在郭隆寺激战两万喇嘛兵。清军攻克郭隆寺后,岳钟琪不仅将投降的6000喇嘛全部处死,让青海喇嘛谈岳色变。而且岳钟琪认为郭隆寺乃藏污纳垢之地,于是一把火将这座青海最大的寺庙烧成了灰烬。这寺庙为何成了藏污纳垢之地?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郭隆寺早已不再是单纯供奉佛祖的清净地。寺院高层暗中与罗卜藏丹津勾结,仗着地势险要,囤积粮草军械,把佛殿变成了兵营,将经幡换成了军旗。 战斗打响时,郭隆寺的喇嘛兵借着熟悉地形的优势,在山谷间设下重重埋伏。滚木礌石如雨点般砸向清军,诵经声与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惊飞了满山的乌鸦。 岳钟琪望着硝烟弥漫的山头,握缰绳的手青筋暴起——他麾下的士兵都是用血肉之躯冲锋,而那些躲在寺庙高墙后的喇嘛,却把慈悲为怀抛诸脑后。 大火烧起来的时候,鎏金的佛塔在烈焰中扭曲变形,珍贵的唐卡化作灰烬随风飘散。望着冲天火光,岳钟琪的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有随军谋士劝他:“此乃圣地名刹,毁了怕是...”话没说完就被打断:“圣地里藏着反贼,圣地也得除!”火光照亮他紧绷的脸,映得眼睛通红。 可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回望,这场寺庙的覆灭,又何尝不是一场政治与宗教、王权与地方势力的惨烈碰撞?当信仰被野心裹挟,当寺庙变成战场,所谓的“藏污纳垢”,或许不过是胜利者书写的注脚罢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