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年的南京,永乐五年七月,夜色深沉,皇宫里烛火摇曳。朱棣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刚刚丧妻的悲痛还未散去,宫人却回报说徐妙锦死活不肯入宫。 他猛地拍案而起,指着殿门的方向咆哮:“滚!你赶紧滚!”声音在空荡荡的大殿里回荡,吓得宫女们缩成一团。 徐妙锦捏着染血的帕子倚在绣楼窗前,听着更夫敲响三更梆子。 她刚把熬好的牛痘浆液抹在胳膊上,红疹子还没发出来,贴身婢女就冲进来哭嚎:“四姑娘快逃! 皇上派锦衣卫来抬人了!”铜镜里映出她脖颈上狰狞的伤疤——那是三年前燕军破城时,朱棣当着她的面斩杀建文旧臣溅上的血。 朱棣攥着徐妙锦的回信在奉天殿转圈,信笺上"患天花"三个字刺得他眼疼。当年徐达老将军送长女入燕王府时,十岁的徐妙锦躲在马车底下,硬是跟了八百里路。 如今这丫头宁肯往脸上种毒疮,也不肯入主坤宁宫,简直比蒙古骑兵还难啃。 “备马!朕要亲临魏国公府!”朱棣踹翻鎏金香炉,火星子溅到龙袍上烧出个窟窿。 随行太监吓得直打摆子——三日前徐皇后梓宫才入陵,皇上这就要强娶小姨子,史官笔杆子怕是要写冒烟了。 徐妙锦听说圣驾将至,抄起剪子就往脸上划。 血珠子滴在抄了一半的《楞严经》上,吓得老管家跪地磕头:“四姑娘使不得! 您这模样进宫要诛九族的!”她反手把经书扔进火盆:“诛就诛!徐家满门忠烈,还怕多顶绿帽子?” 朱棣闯进闺房时,正撞见徐妙锦往溃烂的伤口撒香灰。 他抄起铜盆砸向太医:“治不好徐姑娘,朕把太医院全阉了!”转头却摸出块和田玉佩——正是徐皇后临终前攥在手心里的那枚。徐妙锦突然扑上来抢,脓血蹭得龙袍腥臭扑鼻:“阿姐说过,这玉要留给瞻基当护身符!” 当夜魏国公府闹起"天花",五城兵马司封了整条街。 朱棣回宫后连摔十二个景德镇瓷瓶,突然盯着墙上《徐皇后画像》怪笑:“好个徐妙锦,跟你姐一样烈性! 画像眼角突然渗出水渍,吓得值夜太监以为闹鬼——其实是房梁积了三年的雨水漏了。 三个月后鸡鸣寺钟声悠扬,徐妙锦的"天花"愣是没好利索。 朱棣让道衍和尚捧着凤冠去劝,老和尚盯着她脸上淡疤直摇头:“姑娘何必? 皇上连你誊写的《心经》都要藏在枕下。”徐妙锦把凤冠扔进放生池:“大和尚不如算算,我这命数够不够再克死个皇帝?” 要说朱棣真痴情?他后来强征三千秀女充掖庭,个个眉眼都有徐家姐妹的影子。 徐妙锦直到圆寂都戴着面纱,临终前却托人给朱棣捎去盒胭脂——里头掺着她当年种痘结的痂皮。 永乐帝打开盒子那刻,南京城突然暴雨倾盆,闪电照亮了胭脂盒底刻的小字:阿姐看着呢。 #晒图笔记大赛#